返回第11章 秦王的烦恼  墨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公元前25年

    秦都章台宫

    赢异这边心情澎湃,吕不韦连忙贺喜:

    “大王现在知道我所言不差了吧,不韦为王上贺,公子心气高远,定成大业!乌桓研精毕智,可为良佐啊!”

    赢异渐渐平复心情,坐回卧榻,轻轻地啜一口茶后说道:

    “二子可期,孤心甚慰。只是孤年少出质赵国,于咸阳并无甚根基。孤今虽已践阼,但太后势大,寡人内外无援,事事如滚芥投针,深感力不从心啊!”

    赢异即位之后,尊养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为夏太后。

    吕不韦献策:

    “吾王不可操切啊,当今之计,莫如大赦天下罪人,广修先王功臣,施德厚于骨肉宗亲,布泽惠于黎民百姓。如此,则朝野归心,再广纳人才、缓缓图之。”

    赢异听得连连点头:

    “吕公真乃寡人的股肱耳目啊!孤尚有一事烦忧,前日有诸多大臣进谏,促孤早立太子,政儿未回,孤未曾纳议。”

    吕不韦和赢异议政,赵姬一直不曾插嘴,此时却忍不住说:

    “自古新人胜旧人,臣妾一路惶恐,只怕大王已经忘了臣妾母子了呢。”

    说话间,螓眼低垂、蛾眉微皱,神情幽怨,楚楚动人。

    赢异好像有点着急了:

    “夫人何出此言,孤也是无奈啊!自回到秦国被册封为嗣子后,母后建言因秦赵相争,政儿安危难测,为宗室社稷虑,逼孤再纳母后的娘家人韩人夏缗,孤不肯就范。然父王严命,孤无法抗拒啊!”

    “原来王上早已做好臣妾和政儿回不来的准备了。”

    赵姬语气愈发幽冷。

    眼看气氛尴尬,吕不韦及时出言化解:

    “王后切莫错怪大王,吾与大王朝夕相处,每每见大王思念王后与公子落泪,孝文公册立太子后,大王即命吾秘密潜入邯郸解救,大王对王后实乃情深义重!奈何生在帝王家,情不由己。时刻保证正统后继有人,此非家事,乃是国事啊!”

    此时,赢异暂时还未曾正式立赵姬为后,但是吕不韦却直接称呼赵姬为王后。

    不知是已与赢异商量过的还是提醒赢异的,一旁赢异也未反对,这无疑给赵姬喂了一颗定心丸。再说,君王本来就是国家的“插秧播种机”,保证高质量、稳定的储君,首先就得多“播种”,有了充足的货源才能量变产生质变。赢异这五六年只娶了一个韩夫人,确实也是因为心系赵姬。

    赵姬却也聪慧,马上就坡下驴:

    “臣妾既已跟随大王,自当体恤大王、无怨无悔。还望大王念在政儿在赵国孤苦伶仃受苦这么多年,多加善待政儿。”

    赢异见爱妃不再怪他,心中甚是欢喜,立马表态:

    “政儿聪敏豁达,有大志!实乃吾大秦之福。政儿,明日你与乌桓一起,前去太医署好好检查一下身体,孤让太医为你调理一番。”

    嬴政自然又和乌桓感恩谢过不提。

    乌桓见赢异一直未曾提及他父母之事,心生疑惑,

    嬴政与他日日朝夕相处,颇有默契,心中已经了然,遂替乌桓开口说话:

    “父王,孩儿在邯郸多得倉叔庇护,此番归秦,若非倉叔以命相护,孩儿只怕再也见不到父王了。”

    嬴政又将前后经过复述了一遍,他口才极好,述说得很是煽情。

    赢异一直表情凝重耐心听嬴政娓娓道来,待听到乌倉用自己和亲生儿子的身体为嬴政挡箭,及后乌桓母亲蔡氏以为郎君和爱子俱亡,断绝生念投河自尽时,赢异忍不住潸然泪下:“乌倉陪孤为质邯郸多年,待孤如兄如父、亦师亦友,蔡氏照拂吾一家健康,亦是数次救了吾等性命。乌桓,你父母实对赢异恩重如山,孤亏欠你们一家啊!”

    赢异真情流露,情深意切,感染得赵姬也在一旁落泪,乌桓思及此世的父母,虽然想起的只有这具身体脑中的记忆,却也为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刚毅忠烈所折服,忍不住也是泪如雨下。

    赢异又道:

    “孤之所以迟迟未言及此事,实是还在思虑如何处置啊!当日我欲派吕公入赵营救你们,朝中太后及众臣多有反对,若因此事厚赏乌桓,恐朝中必有异议,此其一。另孤刚刚即位,朝中不稳,攘外必先安内,此时不宜与赵国大动干戈。若此事张扬开来,大秦不起兵责罪却失吾大国脸面,起兵则又给有心之人授以口实。孤欲厚待乌桓,却在思量之间。”

    乌桓心想你记得就好。此时又到了以演技谋生存的时候了。

    乌桓一抹脸上的眼泪,朝着赢异一拜,操着稚嫩的童音说道:

    “秦王叔叔不必为桓儿为难,桓儿什么都不要,桓儿只要和嬴政哥哥一起,帮嬴政哥哥实现了他的梦想,桓儿就很开心了。”

    “哦?政儿有什么梦想啊?”

    “嬴政哥哥说他要一统天下,把他们的刀剑都收起来,不让他们打架了。”

    最能融化人心的莫过于童真。赢异与赵姬闻言心都化了,赢异亲自过来扶起乌桓说:

    “乌桓莫哭。乌倉君对孤恩同再造,你虽然没有了父母,以后你不是孤亲儿胜似孤亲儿,吃穿用度必不让你差了政儿。”

    吕不韦一直在旁默默观察,若有所思。此时马上献言道:

    “王上,乌倉救了秦国未来的储君,其功劳等同于救驾,且还消灭了赵国大将乐乘之子乐丛以及乐乘、廉颇部曲一百多名将士,大秦最重军功,按照我大秦军功爵制,此功足以封侯。依秦律,若父亲计功时已经阵亡,可由其子继承。”

    “然,因时机不对,此事不宜声张。明日大朝,王上可令典客对外公布此次乃赵国派大将庞煖护送公子母子归秦,双方已于洛邑顺利交接。”

    “途中公子政不慎落水。亲卫统领都尉乌倉夫妇为救公子而亡,因计功于其子乌桓,可虚封食邑封君。此乃虑及吾王刚刚即位,朝中多有观望计较,故从轻奖赏,多与实利,不重虚名。日后待吾王稳定朝局,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