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八章 秋狩时分,请君入瓮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这次赌局,他崔东山和崔瀺,很简单,要分出一个主次,仅此而已,不涉及生死。
    这也是崔东山不愿意破罐子破摔的原因,这恰恰也是崔东山最恨自己的地方,“一个人”,会比任何外人都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如果崔瀺输了,从今往后,允许崔瀺在大隋,类似割地称王的存在,并且不单是他崔瀺,整个大骊宋氏王朝,都会押注陈平安。陈平安值得这个价格。崔瀺上次见面,笑言“连我都认为是死局的棋局,陈平安破得开,自然当得起我‘佩服’二字。这样的存在,又不能随便打死,那就……另外一个极端,竭力拉拢。这有什么丢脸不丢脸的。”
    如果崔东山输了,就必须要出山,离开山崖院,帮助崔瀺运筹帷幄,打下朱荧王朝,以及绕过观湖院之后,大骊铁骑的调度,或是在大骊以南、观湖院以北,镇压各方,快速消化掉半座宝瓶洲的诸国底蕴,变成真正属于大骊的内在国力。
    崔东山还要乖乖走回事功一途,成为崔瀺事功学说的开山大弟子。
    青鸾国那艘仙家渡船,为何会那般磨磨蹭蹭?为何在老龙城,在青鸾国,在黄庭国,都没有直接去往简湖的渡船?为何陈平安会在大隋院炼化第二件本命物?为何龙泉郡突然开始新一轮的买卖山头?
    都是为了简湖的万事俱备,连那东风不都欠。
    可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切都需要符合一洲大势,合情合理,并非崔瀺在强行布局,而是在崔东山亲自盯着的前提下,崔瀺一步步落子,每一步,都不能是那无理手。
    大骊,早已秘密渗透了简湖,如今开始悄然收网。
    作为毗邻朱荧王朝的一块重地,简湖早已是大骊国师眼中的囊中之物。
    截江真君刘志茂,要一统简湖。一统江湖之后,交给谁?自然是售予帝王家,卖个天价。
    就是这个帝王家,离着简湖有点远了。帝王家还会转手再卖,又是卖给谁?是桐叶洲的玉圭宗。玉圭宗打算在宝瓶洲选择一处风水宝地,作为下宗的开宗地址。已经有三个选址,一个是龙泉郡,一分为二,阮邛,玉圭宗,平分。一个是靠近云林姜氏与青鸾国的某处。最后一个,就是简湖。
    刘志茂本就是枭雄心性,这些年的凌厉出手、和拉拢,恩威并济,已经有了独吞简湖的一方霸主之姿,最后一次痛下杀手,又有大骊修士的助力,有望一锤定音。
    本该加上一个站在顾璨对立面的阮秀,本该等到最新一任的江湖君王推举出来,经历过一场不断有黄雀在后的连环厮杀。
    没关系。
    本来阮秀就不在棋盘之内,她在不在,无伤大雅,最多就是锦上添花罢了。
    原本陈平安本该到了龙泉郡,开开心心买下一两座山头,在落魄山竹楼,练练拳,与两个小家伙聊聊天,其乐融融。
    然后他就会突然听闻一个来自简湖的噩耗,简湖一场大混战,拉开了帷幕,小小年纪的顾璨深陷其中,并且发挥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在那之后,陈平安才会火急火燎乘坐一艘“恰好路过”牛角山的仙家渡船,通过魏檗的私人关系,耗费大量神仙钱,冒险穿过宝瓶洲版图上空,来到这座简湖。
    等到了那个时候,局势会比现在更加复杂难解。
    因为死人更多。
    可能还要加上一个阮秀。
    崔瀺笑道:“还是没有关系,大局已定,就当我不忍心一棍子打死你崔东山好了,省得你改换道路的过程,太过漫长,拖延了宝瓶洲的大势走向。”
    崔瀺视线偏移,望向湖边一条小路上,面带笑意,缓缓道:“你陈平安自己立身正,愿意处处、事事讲道理。难道要当一个佛门自了汉?那也就由你去了!”
    “你所相信的道理,没有什么亲疏有别。那么当你身边最在乎、最亲近的人,犯了大错,滔天大错,可那个人好像也有自己的一些个理由,这时候你陈平安该怎么办?你陈平安一直坚持的道理,还管不管用?我很好奇,我很期待。”
    “还是去那些乱七糟的文人笔札上,或是所谓的警示名言上边,找几个自己想要的道理?”
    崔瀺眯起眼,“你我可以拭目以待。”
    崔东山冷笑道:“好一个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崔瀺自顾自说道:“当年小镇那场考验,对陈平安来说,其实外物yòu huò居多,不够纯粹,所以我们才会输得那么惨。归根结底,还是我小觑了一个陋巷少年。既然他能够被齐静春选中,我,我们当初就该更加谨慎。于是当下这场考验,只问本心。”
    崔东山根本不是被崔瀺蒙在鼓里,被那个老王蛋在背后阴险算计,事实上,每一步,崔瀺都会跟崔东山直直白白说清楚。
    越是这样,崔东山越觉得自己是在束手待毙。
    所以当陈平安和画卷四人到达青鸾国后,崔东山终于坐不住了,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沦为老王蛋的附庸。
    所以他很突兀地出现在了那座静谧祥和的小村庄。
    在那之后,一直到陈平安到达山崖院。
    崔东山有过两次小小的作弊。
    一次是同样“自然而然”借助青鸾国的佛道之辩,说及了法家学问,那次分别,他崔东山偷偷交给裴钱的那只锦囊,里边纸条上,写了一句话。
    第二次是重逢于山崖院,劝说陈平安多三教百家的那十几本“正经”,真正用意,是偷偷摸摸推荐给陈平安的那几本佛家正经。
    欲破此局,已是奢望,那么退一万步说,让先生陈平安好歹保住自身道心,崔东山知道自己是在竭力挣扎,给出了两种可能性。
    一为法家,对错是非,一断于法,无亲疏之别。
    一为佛家,因果之说,众生皆苦,昨日种种因,今日种种果。前生种种因,今生种种果。那些无辜人的今日横祸,乃是前世罪业缠身,“理”当如此。
    其实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