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9章 圣明烛照,乃是妄想!  红楼襄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唉……我的命也太苦了!”杨静婷心中感慨。

    看着面前的膳食,杨静婷着实毫无胃口,命人撤下后她便进了里屋。

    为了封号的事,她可以去找朱景洪陈情,但她没有那么做的打算。

    一切只能顺其自然,若因妄动弄巧成拙,损失反而就大了。

    即便贵妃之位得不到,四个妃位总该能得其一,这其实也已超过了多数人。

    何况来日方长,妃嫔之位不但能上,也会因过错而别降级,乃至于被打入冷宫去。

    事实上,这王府之中,也有一点儿不愁的人,比如绛云斋的可卿三人。

    可卿不担心,因为她是宝钗的铁杆,所以封号不可能太差,何况其本人无争强好胜之心,对这个也不是太看重。

    至于诺敏其其格,她俩对这些更不在意了,因为皇后以下的封号,在她俩心里都差不多。

    所以,别人在犯愁的时候,可卿一个人在看书,诺敏其其格在陪孩子玩耍。

    一天过去,时间来到八月二十一。

    太子行在开始搬家,队伍浩浩荡荡从东安门进入皇城,然后再从东安门进入皇宫。

    一共十来顶轿子,抬着当今皇帝的妃嫔,一路进到了内宫之中。

    因众人还未正式册封,所以住处只能临时安置,待日后正式册封后再安排,这差不多得等个把月时间。

    杨静婷、诺敏、其其格、李慧真、张小月,被安排在了坤宁宫东侧的瑶华宫,其余人则被安排在西侧的兴德宫。

    这样的安排,看不出什么门道来,因为大家都挤在一起。

    就连宝钗,也未直接住进坤宁宫,而是住瑶华宫以东的长春宫。

    众人进宫之后,她们注意力就都落在宝钗身上,毕竟这位才是封号主要决策者。

    如朱景洪要批阅奏本,宝钗其实也忙得很,内外命妇和各藩属部盟来访贵妇,她都得抽出时间来接见。

    宫里各项开支的用度,对外的各种赏赐,也都得她来拍板决策,事情大小虽不能和国事相比,但量可是一点儿都不少。

    杨静婷第一个到的长春宫,专程是来向宝钗复命。

    “拖皇后娘娘的福,这些日子府内安稳无事,臣妾今日……总算可以交差了!”

    站在侧厅门内,杨静婷恭敬行礼,在她五步之外便是宝钗,此刻正坐在榻上看着文书。

    这是尚宫局所呈,是新晋升阶命妇的名单,确认无误并用印后就可制作册书。

    一共十二人,宝钗划掉了三人,并另写了两个名字。

    朱景洪要跟六部九卿斗心眼儿,皇后有尚宫、尚仪、尚服、宫正等司局,这里面的女官也都滑的很,宝钗也得防着被这些人蒙了。

    看向面前候着的女官,宝钗冷冷道:“拿回去,照此办理!”

    “是!”胡尚宫小心答道。

    待其告辞离开后,宝钗方看向杨静婷,面带笑容道:“妹妹这些话见外了,过来这边坐吧!”

    “多谢娘娘!”杨静婷回话道。

    “这些天忙没顾上你们,前几日才把各宫腾出来,然后命人打扫干净了,这才请你们入宫……你可不要怪罪!”

    杨静婷才坐下,听到这话又只得起身,拜道:“娘娘这话,折煞臣妾了,娘娘日理万机,还未臣妾等人劳神,已是关怀之至!”

    “臣妾等若有半分天良,就该心怀感戴,又岂能心生怨怼!”

    自重返襄王府后,杨静婷就非常低调,对宝钗这位王妃更是恭顺。

    此刻她说的这些话,无论从内容还是态度,都已是谦卑到了极点。

    宝钗笑道:“伱看看你,我说一句……你就回这么多,还是在跟我客气!”

    她虽话是这么说,可心里还是不信杨静婷。

    准确的说,后宫除了黛玉她谁都不相信,何况杨静婷这种有前科的人。

    “刚搬进宫里,若有不习惯的地方,你只管遣人跟尚仪局吩咐,还有……”

    还有什么宝钗并未道出,就有女官进来禀事,于是她就得先行处置。

    哪知这一人还未走,又有一人进到厅内,说的是大行皇帝梓宫迁移之事,事情重大牵涉到各方面,一时间是很难把事情说得完。

    于是杨静婷只得退下,只不过宝钗忙碌的样子,却深深刻在她脑海之中。

    别想歪了,她之所以记住,是因为羡慕嫉妒。

    统摄六宫,母仪天下……本该是她的位置。

    王妃、太子妃、皇后……在杨静婷看来,这本该是她的蜕变之路,可全都被宝钗给夺走了。

    刚才面子上有多恭顺,此刻的恨意就有多厚重。

    “我该去拜见十三哥,但不提位分之事!”

    走出长春宫后,杨静婷冒出了想法,并思索一会儿觐见说什么。

    十几分钟后,杨静婷来到了弘德殿,经过禀告后得以进入内。

    “臣妾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每个人的视角都不同,所以朱景洪和宝钗不同,他对杨静婷没什么成见。

    毕竟后者这几年给他的印象,是非常低调且格外恭顺,平日除了带娃就是想各种办法逗他高兴。

    都说皇帝明察秋毫,可要做到绝对意义上的圣明烛照,那便是痴心妄想。

    自负如老道士,也只能无奈感叹,家事国事天下事,自己也不是全知。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