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6章 忙碌的苏璟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96章忙碌的苏璟
    次日一早。
    打拳早饭的流程走完,朱标又开始了学习。
    有了昨天的理论基础,今天的内容就简单很多了。
    把焦距的知识讲解完之后,剩下的就是手磨玻璃了。
    苏璟很贴心的将各种打磨润色工具都准备好了,一切只交给朱标慢慢的操作。
    “打磨这一步呢,暂时没什么捷径,就是慢慢试,找到最合适的焦距。”
    苏璟朝着朱标说道:“可能会失败很多次,不过我相信你可以的。”
    朱标认真点头道:“苏师放心,学生不怕失败。”
    必要的鼓励还是要有的,苏璟交代完之后,便没有再继续和朱标呆着了。
    该教的都教了,能不能做出来,那得看朱标自己的了。
    至于苏璟,他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溧水县最南边,河岸边的一座造纸工坊内,苏璟正在视察。
    造纸术是老早就有的东西了,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最终造出了纸。
    但到了现在,也就是明初,造纸术已经已经在发展的过程中被不断的改进了。
    苏璟这造纸厂,主要生产的纸张就两种。
    一种是用来包装商品用的粗纸,颜色偏黄,表面也没有多细腻,用来书写并不合适,但胜在价格低廉。
    另一种则是竹纸,工艺复杂一些,成本也高昂许多,价格自然也更贵。
    对着这座造纸工坊,苏璟还是很重视的。
    因为他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市场对于纸张的需求,只会越发的旺盛。
    只不过,对于现在的整个造纸流程,苏璟并不是很满意。
    因为造纸术作为一门技艺,传承下来的时候,大多是从头到尾,都由一人操作。
    也就是说,一个工人从最开始挑选原料,到最后的出纸,每个流程都需要跟进。
    苏璟之前并没有去干预过生产,这样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但也能勉强够用。
    毕竟当时的市场需求就那么多,这么做效率虽然慢,但也足够了。
    现在苏璟的心里,已经有了扩大生产的想法。
    这样的模式,必须改!
    流水线才是最高效的生产方式。
    虽然对于前世来说,流水线的血汗工厂,通常被认为是压榨,但在这明初,一个能提供稳定工作的流水线工厂,那百姓无疑是无比喜欢的。
    毕竟,苏璟的厂子,可是从来都不拖欠工资的。
    他的信誉,在溧水县的百姓中,也是颇高的。
    “不行,得先整个员工培训再说。”
    苏璟看着这些正在工作的工人,自语了一句。
    员工培训,这倒是苏璟前世做过挺多的事情,也算是轻车熟路。
    既然决定了,苏璟那也是立刻就开始执行起来。
    他当即找到了目前造纸厂的负责人,让他在今晚下班的时候,告诉所有工人,接下来将会有为期七天的培训。
    工资照发,食宿全包。
    但有一个要求,这七天集中培训,哪里都不能去。
    苏璟说出来的时候,这造纸厂的负责人简直都不敢相信。
    这还有如此好事?
    七天的时间,吃住都包了,还不用上工。
    吓的他连忙多问了几句,也就是说话的人苏璟,这才能让这些工人信服,不然的话,都以为是拐卖人口的了。
    苏璟之前良好的名声,让他的员工培训计划,第一步就相当顺利的开展起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相当的简单了。
    朱标整日对着玻璃打磨,为了能早日让前线的将士用上好用的望远镜,朱标可谓是废寝忘食。
    苏璟也没有任何的藏私,将自己之前打磨校准的经验尽数的传授给了朱标,还有一块标准的凸透镜和一块标准的凹透镜。
    而教完这些之后,苏璟便开始了七天的专项员工培训。
    对于来用来说是受训七天,而对于苏璟来说,则是培训七天。
    无论是朱标还是苏璟,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上。
    当这两人专注干事的时候,有个人就开始有些坐不住了。
    紫禁城,奉先殿内。
    朱元璋来回踱步,脸上的疑惑就差写上去了。
    自己的儿子朱标就算了,现在他天天忙着望远镜,没时间搞其他的事情。
    但是这苏璟呢?
    五天了!
    已经足足五天了,整日都不呆在家中,而是在一家造纸厂里,不知道在搞些什么东西。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