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 刘瑾,我帮你调到坤宁宫伺候太子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58章 刘瑾,我帮你调到坤宁宫伺候太子(五千字)
    刘吉滚蛋了。内阁不能没有首辅。
    如今内阁还剩下两位仁兄。一位是次辅刘健。史书评价“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里的那位“刘公”。
    另一位是阁员徐浦。
    徐浦,时年六十四岁。祖籍中都凤阳,跟太祖爷是老乡。
    他自小就是神童。景泰五年,二十六岁的他在殿试中高中一甲第二名榜眼,进入翰林院。
    三十八年前他已是朝廷中有名的青年才俊。
    他跟刘健一样,都曾担任弘治帝龙潜东宫时期的老师。在成化年间参加过保储,是从龙之臣。
    弘治帝打算打破内阁“首退次晋”的规则,不提拔次辅刘健,转而升徐浦为内阁首辅。
    在弘治帝执政的头六个年头。首辅是傀儡替身刘吉。
    弘治帝施行的是放权给六部,削弱内阁权力的策略。
    现在刘吉走了,弘治帝的御下之策也该适时作出调整。他打算逐步收权于内阁。
    帝王权术,变化万千,历代明君皆如此。
    这样一来,内阁首辅的位置就万分重要。
    即便徐浦是弘治帝知根知底的老师,也必须要慎重。
    用后世的话说,弘治帝准备对徐浦再做一次背景调查。
    这项重任,自然落到了锦衣卫常爷肩上。
    乾清宫大殿内。
    常风跪倒在弘治帝的面前。
    弘治帝开门见山:“查一下徐先生的私档。朕准备对他委以重任。”
    徐浦、刘健都是弘治帝的老师。弘治帝称关系亲近的臣子为“某卿”,称呼这二人则是“先生”。
    常风道:“是,皇上。”
    弘治帝道:“此事干系重大,你要上心。”
    常风拱手:“臣明白。”
    锦衣卫私档是个好东西。
    譬如一个人金榜高中一甲或二甲前十。名次靠前,前途无量。在他们担任翰林官儿时,锦衣卫就开始为他们建私档。
    这个私档会跟随他们一辈子。直到他们七老八十致仕归乡。
    常风喊着徐胖子来到了档房大门前。
    徐胖子问:“今日又要查谁的私档啊?”
    常风答:“查内阁徐阁老的。”
    徐胖子惊讶:“皇上要整徐浦?不能吧,徐浦是皇上的老师啊!”
    常风微微摇头:“错了,皇上要重用徐浦,这才让我来查私档的。”
    二人进了档房。查调了徐浦的私档。
    说实话,徐浦不是什么圣人。错事做过,坏事也做过。
    一个人宦海沉浮三十八年,从七品翰林修撰一直干到内阁阁员,又怎能白璧无瑕?许多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常风在私档中读到了徐浦的一则趣闻。
    说徐浦中举人之后,效仿古人一日三省吾身。
    他弄了两个瓶子。每做一件坏事,就往瓶子中投一颗黑豆。
    每做一件好事,就往瓶子中投一颗黄豆。
    最开始的时候,黄豆数量远远超过黑豆。黑豆是稀罕物,说明他做的坏事屈指可数。
    随着金榜题名,进入官场。黑豆的数量渐渐多了起来。
    到了成化十五年,官拜礼部右侍郎时,黑豆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黄豆。
    时汪直、尚铭、万安等奸宦庸相轮番掌权。他只有先自保才能保护储君,为此做下了不少昧心事。
    一直到成化二十三年,贵妃党倒台,弘治帝即位。他瓶子里的黑豆越来越少,黄豆越来越多。
    至今年,瓶子里的黑豆又成了稀罕物。说明圣君临朝、贤臣掌权,他无需再做昧良心的坏事。
    这就是徐浦“储豆律己”的典故。
    翌日,常风再次来到了乾清宫,向弘治帝汇报徐浦的私档情况。
    在踏入乾清宫大殿门槛的那一刻,从某种角度上说,常风决定了内阁首辅之位的归属。
    徐浦的人品、私德、官声,全凭常风一张嘴说。
    常风若嘴巴歪一歪,徐浦永远别想坐上内阁首辅的椅子。
    由此可见,常风职不过从四品,却有着滔天权柄。皇帝的宠信便是最大的权柄!
    进了大殿,弘治帝急切的问:“徐浦人品、私德、官声如何?”
    常风没有直接说“好”或“不好”。
    得势几年,常风变得越来越鸡贼。
    他从不主动在皇帝面前评价一个大臣是好是坏。而是摆出实事,尽量让皇帝自己开口评判。
    常风将徐浦家的黄豆、黑豆的趣闻,禀报给了弘治帝。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