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而且瞧着大排长龙、人气极高的架势。
再弄几车菊花过来卖,也不用担心卖不掉。
因为昨天才设好灵堂,山口家族的人从樱花赶来。
消息扩散,也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肯定还有很多人,正源源不断的赶来京海。
当然。
山口横泾这一死,赚钱的,又何止是卖花的老董?
开酒店宾馆的、卖花圈的、开出租车的……
就连用三轮车,在这附近摆摊卖水卖小吃的。
大家显然都跟着赚钱啊!
“我觉得山口横泾的遗体,最好在这儿多停几天,那样起码能给咱们京海,带来上亿的消费收入。”
“上亿?何止!”
徐江掰着手指,一本正经的算账。
“你知道从昨天到现在,有多少架商务包机,降落京海国际机场吗?这一架飞机,起降费、停泊费、油费,加起来都得十几万。”
“而且这两天,从国内各大城市飞来京海的航班,据说一点儿折扣都没有,却还一票难求,这些人下了飞机后,不得打车、住酒店、吃饭吗?”
“另外还有很多樱花人,是连夜开车来的,有些樱花企业还是包大巴车昼夜不停赶过来,这一波又一波的人,吃饭住宿加油啥的,不都得花钱吗?”
说到这儿,徐江一脸冷笑的看向烈日炎炎下,那些大排长龙的人。
“死个樱花人,火了一座城!”
“有时候,人死了果然比活着还更有用。”
“而山口横泾这崽种,肯定到死也没想到。”
“他死了后,还能给咱京海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带来一大笔横财!”
陈金默扭头笑道:“所以我才说,最好晚几天再送走。”
徐江叹息道:“啥时候运走,显然不是咱们说了算啊!”
陈金默顺口说道:“可以让徐少,给山口家族的人提建议啊!”
“理由也很简单,就说选个黄道吉日,运回樱花安葬更吉利。”
“正好还有很多人,从各个地方赶来,要见山口横泾最后一面。”
徐江眼前一亮。
“这主意好啊!”
“反正人都死了,多停几天,又有什么关系?那小日子的遗体,冻在冰棺里又不会坏掉。”
“而且樱花本身就很崇尚咱们的古文化,选个黄道吉日出殡回国,这肯定也符合他们的风俗呀!”
拿起手机,徐江便准备给宝贝儿子打电话。
陈金默看着他那说干就干,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的架势。
脑子里立马蹦出了一句话。
“看出殡不嫌殡大”。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
山口横泾已经死在了京海。
与其让他的家人,悄悄地运回樱花,还不如大张旗鼓的,给他大操大办。
官方慰问、民间吊唁,媒体大肆宣传。
大量跨国企业、外国使节,也都纷纷前来。
如此热闹非凡的景象,既能彰显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也能极大促进消费拉动经济。
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
眼前这番门庭若市、热闹非凡的景象。
也从侧面,证明了徐雷徐江父子俩,是真有情有义。
他们父子俩发达了,从来不高高在上的炫耀。
反而是尽可能的找机会,让身边的人都发财。
就像在很多大老板眼里,一个卖花的,算什么?
有必要苦口婆心的,带他发财吗?
可人家徐江,却偏偏能想到老董。
让他抓住这次机会,卖菊花赚一笔。
也许扣除采摘、运输、人力等各种成本。
一束菊花的纯利润,也就两三块。
卖一万束花,也就挣个两三万块钱。
两三万,对大老板们来说,是不值一提的一笔小钱。
可对老董这样的普通商贩来说,却也是一笔不小的利润。
再想想。
那些开出租的、那些经营餐馆旅店酒店的。
甚至还有那些炎炎烈日下,用三轮车来这儿摆摊卖小吃饮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