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1章 清算与新政(四)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文发公函。王镇,我该说你聪明?还是说你死板?”
    
    “儿臣只是忧心父王安康。”
    
    “站着,站直了。你要真忧心我的安康就将政务处理得当,也省得我整日既要关心军务,还要操心你留下的那些破事儿!”
    
    “父王……”
    
    “不服?是不是觉得自已做得挺好的?是不是觉得已经殚精竭虑了?”王弋抽出一份奏折丢过去,不满地说,“去年冀州三郡水患,你是如何处理的?有没有组织周边郡县救援?有没有派人调查灾情?户部核算多少银钱你便给批多少,有没有想过这些银钱该如何使用?从何处买粮?又从何处购买材料重建?”
    
    “父王,这些乃是臣子所为……”
    
    嘭!
    
    王弋闻言拍案而起,训斥道:“这些是臣子所为,往日我也是这么做的。可是那些臣子是我的臣子,他们听我的,不敢忤逆我的想法,他们听你的吗?
    
    你倒是有古君之风,得知水患后忧心忡忡,写了一篇祭文去祭天,向上天承认自已的错误,承认自已监国不力。何其愚蠢!
    
    天下是我打下来的,也是我治理的,将来还要传给你!你是想说我选错了继承人?还是想说我的才能有限,没有给你打好基础!”
    
    “儿臣不敢……”
    
    “不敢?我不需要你敢不敢。想要在孤的位子上坐稳,你只需要考虑两件事。能,还是不能!王镇,我告诉你,上一个遇到灾荒就写罪已诏的人叫刘宏,你也想像他一样吗?”
    
    “儿臣……儿臣……”王镇被他骂得有些惊慌,喘息许久才逐渐平复心绪,行礼道,“儿臣知错了。儿臣不该失总想着效仿先贤而失了自已的判断,父王教训得极对,儿臣终究是臣,监国只是代行王权,本应遵循臣之道……”
    
    “王镇啊王镇……过来,来为父身边坐。”王弋叹息一声,将王镇招到身边,耐心地解释,“你与我不同,在你这般年纪,我还在江湖上讨生活,大多数时候过得还不如乞丐。所以我知道百姓的生活过得是什么样,知道该如何获取他们的拥戴,获得他们拥戴之后我能得到什么。
    
    你出生便高高在上,众星捧月。天下最有学问的人是你的老师,最厉害的武将传授你武艺,最聪明的人在你面前处理国政,最强大的军队在你面前操演,权力最大的人是你的父亲。你能得到的是天下最好的,以至于你理所应当的认为一切就该按照你的想法运行。
    
    孩子,每一次遇到天灾我也祭天,我也写因为我的过失让百姓受到灾难,可是你知道我要告诉上天的是什么吗?是哪怕我犯了错,哪怕百姓受了苦,我也不怕它,百姓也不怕它,官员们也不怕它,我们能够战胜它降下的苦难,我们能够在这片大地上活下去。
    
    祭文不是讲给上天听的,上天听不到祭文,只有臣子们才能听到。他们让你道歉不是给上天道歉,而是给他们道歉,这样他们就会有满足感,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已很重要,就会让他们感觉自已能够操纵你。
    
    现在你还认为君臣之道是那么容易转换的吗?”
    
    王镇听得瞠目结舌,随即一股怒火便涌上心头,恨得咬牙切齿。
    
    王弋见状摇头笑了笑,拍着王镇的手说:“不要生气,这只是一些小把戏而已,在君臣之争中都是些不入流的手段,无需在意。你要知道君与臣不是朋友和敌人,也可以是朋友和敌人。想要成为一名君主,你就必须在无数的臣子中找到自已的朋友,只有有了朋友的支持,你才能坐稳君主的位子。
    
    但是,你若想要成为一名贤明的君主,只有朋友是不够的。你必须知道臣子们的行事方式,知道你口中为臣之道的真正意义。你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在臣子之中选择到贤良的朋友,助你成为一位明君。”
    
    “儿臣知晓了。”
    
    “真的知晓了吗?”
    
    “真的知晓了。”
    
    “那我问问你,贤明之人凭什么和你做朋友?就因为你是一国之君吗?”
    
    “原来如此。多谢妹妹提醒,要不然今日我可是犯了大错。”甄姜紧紧拉住袁薇的手,心中终于有了底气。
    
    “都是大王疼爱。”袁薇却苦涩一笑,心中满是怅然。
    
    王弋确实对甄姜疼爱有加,嘴上说着最狠的话,手上却已将解决方法给了出来,甄姜在王弋心中的地位是其他人根本无法媲美的。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