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0章 清算与新政(三)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鲁肃见张淳没有回应,忽然恍然大悟道:“对了,本官这就写手令,张校尉稍等片刻。”
    
    “等等!”张淳大吼一声,急忙说,“军师稍候,末将觉得此事还应该从长计议为好。”
    
    此时张淳已经慌了,根本没思考自已到底说了些什么,鲁肃眼中闪烁的杀机让他清楚自已已经将鲁肃彻底激怒,准备下手收拾他们了。
    
    更可怕的是鲁肃似乎嫌弃挂在腰间的宝剑有些碍事,一边解下来丢在一旁,一边询问:“张校尉这是何意?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妥?为何做出反复无常之举?”
    
    鲁肃此言已相当于指着鼻子骂了,可张淳哪里敢不服?赶忙恭敬地行礼说道:“军师恕罪,末将不过一介粗鄙武夫,哪有资格向军师谏言?末将还是觉得一切应以军师的思虑为主,末将所思不过是些聒噪之言罢了,当不得真。”
    
    “张校尉莫要妄自菲薄……”
    
    “不不不!末将还是觉得军师的深思熟虑更对一些,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当真如此?”
    
    “当真如此。”
    
    “有张校尉如此通情达理之人乃是殿下之幸,天下之幸啊!张校尉出身纯良,家学渊源,乃是殿下肱骨也。”
    
    “不敢当,不敢当,军师言重了……”
    
    “没有,此乃本官心里话。”说着,鲁肃放下笔,提起宝剑轻声道,“久闻张校尉治军严明,赏必信,罚必果。不知何时让本官见识一番啊?”
    
    “这……啊?”张淳一时间没听明白。
    
    从洛阳到陈留,一路上鲁肃都是随军而行的,根本不需要特意检阅他麾下士卒。
    
    可当他察觉到鲁肃没有看他,一直在盯着手中宝剑时忽然想到了什么,背后瞬间冷汗直冒。
    
    自已此行不是为了争脸面,而是在犯蠢,还犯了一个大蠢!
    
    鲁肃要杀人,要杀司风营的人,而且还要他亲自挑人出来给鲁肃杀。
    
    这场较量抛出陷阱的人从来都不是他,而是鲁肃,恐怕鲁肃早就在等他来挑衅了。
    
    想要破解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来,可是他已经来了,还在较量中一败涂地,早已失去了拒绝的权力。
    
    “军师!”此刻张淳哪还敢想脸面?一躬到底,哀求道,“末将……不,小人知错了,求军师网开一面,小人定牢记军师恩情,日后不敢有丝毫怠慢。”
    
    “张校尉……”鲁肃起身来到张淳身边,沉声说,“有些事折了本官的脸面没什么,折了谁的脸面都没什么,但是不能折了殿下的。”
    
    张淳不敢起身,闷声问:“如……如此严重吗?”
    
    “严重与否不在于有没有此事,而在于是谁看到了此事。袁刺史要维护殿下的脸面,他如今只睁开了一只眼,等双眼都睁开就不止他一个人能看到了。你身为将校应知天文,识地理。你可知陈留距陈郡几何?距邺城几何?陈郡又距荆州几何?”
    
    鲁肃的话就像是个巨大的巴掌,无情地将张淳所有的希望彻底粉碎。
    
    是啊,陈郡袁氏的族人竟然能够成为兖州刺史,在对敌第一线成为封疆大吏。
    
    他张淳算个什么东西?袁氏挥挥手就能捏死他们,在士林之中说上一句张氏不好就能将他们彻底隔绝在世家圈层之外,没人再敢跟他们交往。
    
    以张氏的实力可是连登袁氏门的资格都没有,如今袁氏却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他身败名裂,要么他家彻底衰落。
    
    “军师……”张淳起身,满脸痛苦地说,“可否给末将一些时间,容末将想一想……”
    
    “好好想一想吧……”鲁肃倒是没有逼迫太紧,叹息道,“我也为你指一条明路。汝南袁氏没落之后,陈郡袁氏能有今日,依仗的不是以强凌弱,而是对殿下尽心竭力,帮扶弱者。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此事过后,袁刺史就不再是刺史了,他会前往邺城接任工部尚书或就任中书省职务。言尽于此,你且去吧。有何决断,去寻袁刺史便是。”
    
    “末将……知晓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