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1章 司隶争夺战(三)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沉默、震惊、疑惑,以及……愤怒。
    各种各样的表情出现在大臣们的脸上,他们不明白王弋为什么现在才说出这么重要的事情,第一个表达不满的就是田丰。
    “殿下,此等要事为何不与我等商量?”田丰拍案而起,语气相当不善,“还是殿下觉得我等才疏学浅,不能为殿下出谋划策了?”
    见到田丰率先开口,其他人也不好继续质问,都等待着王弋的回答。
    王弋心中苦笑,却没有搭理田丰,而是转头问荀彧:“文若,此事你觉得如何?”
    “殿下,臣在河北为官多年,亲眼见证殿下所作所为乃是顺应民意,响应天道之举。”
    “你就不想见见他吗?”
    “不见,心中终究不会有什么念想。见了,只会徒生事端。”
    “自欺欺人。文若,你不应该如此。”王弋缓缓站起身,眼神扫过每一个人,沉声道,“行王道之事,开万世之功,光靠嘴说是没用的,默默去做也只会为他人做嫁衣。
    既然我们有破开乱世、一统天下的决心,那么阻挡在面前的困难就都要坦然面对。
    他人拥有的,我也能有。
    可我王中和不会去祈求,去盗窃。
    王道辉辉,映照四方。其志昭昭,尽入我彀。
    天下可以姓刘,也可以姓王。
    但是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姓王不是因为我想让天下姓王,而是已经不能再继续姓刘了。
    我要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荒唐是刘宏的,体面是刘氏的。
    天下可以易主,绝不能崩坏。
    传承不能断,文明不能断!
    既然礼崩乐坏,为何要眼睁睁地看着?而不是去修好它。”
    “殿下……”
    王弋的话让所有人心神巨震,这样的理想早已超出了凡人,足以比肩圣人!
    可惜现实不会按照王弋的构想发展,田丰压低了声音,苦笑道:“殿下,人心多变,您想要的他人未必会去做,太……”
    “太一厢情愿了对吗?”王弋嘴角忽然勾起一抹玩味,他忽然注意到所有人都在认真听他讲话,只有一个人在独自看书,不过颤动的书页还是出卖了那人难以平静地心境,于是他说道,“元皓,你以为我是什么善男信女吗?孔明觉得呢?我该不该让人将那位带回来?”
    是的,独自看书的人正是王弋的主簿诸葛亮。
    曾经的翩翩少年如今已是身材高大的英俊青年,读书多年,文雅气质萦绕周身,沉着的面容难以掩饰他眼神中的骄傲。
    “殿下。”诸葛亮行了一礼,沉声说道,“若于我个人而言,殿下此举乃是能名留万古的大义之举,前无古人,后也不会有来者。
    可惜殿下是殿下,孔明是孔明。
    亮志在安邦定国之臣,殿下乃开辟盛世之主。
    圣主应仁、应义、应不屈、应宽宏,应显威于九天之上,使八方臣服;应漫步于田亩之中,令万民来贺。
    得诸侯敬畏;使百姓安康;掌风调雨顺。
    以圣主之姿,建万世基业。
    此乃亮所思所想,望殿下明鉴。”
    诸侯、百姓、天地……没有刘辩,这就是诸葛亮的回答。
    诸葛亮的话让群臣肃然,纷纷正视起这个平日里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年轻人。
    特别是田丰,主簿是王弋的私臣,他是第一任,而诸葛亮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任。
    长江后浪推前浪……
    田丰心中一阵感慨,他这个前辈怕是要被后辈比下去了。
    谁知王弋却追问:“孔明觉得我不应该将那位接回来吗?”
    只见诸葛亮摇了摇头,轻声道:“您应该。”
    这三个字直接将田丰的情绪卡住,上不去也下不来,差点憋死。
    他几乎用咆哮的语气吼道:“无知小儿!你知不知道那人会给殿下带来多大麻烦!”
    “麻烦不是殿下要考虑的,而是你我要考虑的。谋划时你要说;决断时你左右;遇事时你又推脱,不如让殿下一人平定天下好了,要你我何用?”幼虎顽皮可爱,但终有一天要搏杀于生死之间,向世人展示自已锋利的獠牙。诸葛亮无视暴怒的田丰,不疾不徐道,“诸位只看到了眼前的小利,却看不到殿下想要的大义吗?”
    “休得胡言乱语!”
    “并非胡言乱语,殿下想的要比你们多得多。
    王国崛起覆灭,姓氏兴盛衰落,哪个不经历数百年之久?哪个不伴随着无数阴谋血腥?
    唯有秦一统天下却二世而亡,高祖得位延续至今四百余载。
    天下必须要合,也只能合。
    合,才有皇帝灭蚩尤,炎黄血脉流传;
    合,才有夏后治大水,镇九州山河不动。
    殿下想要的不是大汉基业,而是要告诉后世,天下不可乱!
    合呀!田尚书!”
    此言一出,武将们只觉得王弋实在是高风亮节,让人叹服。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