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7. 长倒爷 长河历险记(上)  带着爹妈穿七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苏长河很久没有这么狼狈过了。

    他穿着一身皮毛大袄, 戴着羊皮护耳帽,帽子后面有宽大的帽檐,侧面是两个稍小的耳罩, 他把能拉下来的都拉下来了,连耳罩上的两条带子也沿着下巴系紧。

    他的帽子盖得很低, 脖子上还围着条看不出原本颜色的围巾, 整个人裹得跟头熊似的,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外面。

    苏长河挤在充斥着各种气味的火车上,连一个正经座位也没有,他的座位就是他屁股下的行李一个半人高的尼龙袋改装的行李包。

    他缩在角落里,看似在睡觉, 但当有人靠近时,他“唰”地就睁开眼睛, 如果看到乘警,他熟练地起身,熟练地躲过检查。

    要问为什么这么熟练,无他, 唯手熟尔。

    毕竟他现在是一个不合法的倒爷

    至于他是怎么从一名考察团成员变成一名倒爷的,此事说来话长

    简而言之,言而简之,就是四个字阴差阳错

    话说那日,他们在特区

    身为上级各部派来的考察团, 苏长河他们的身份有那么几分钦差的意思。

    特区方面对他们十分客气, 专人迎接,专人陪同,内部的招待所干净整洁,一日餐安排得既包含当地特色, 又不失简朴。

    这个差出得舒服极了。

    怪只怪苏长河多嘴说了一句,“我们要沉下去,只有站在内部小商贩的位置,才能看到真实的情况,才能发现底层问题。”

    考察团的有志之士太多,大家竟然一致赞同,然后

    他们的导游,没了;

    他们的招待所,没了;

    他们的早中晚餐,也没了

    大家理解中,走近群众,还有什么比称为群众更走近

    考察团众人纷纷化为卖西装裤的小摊贩、带着厂里任务来的销售、家里穷不得不南下打工的劳动者以及实在不像,只能伪装成来考察的学者

    和大家相比,苏长河混迹江湖经验丰富,又兼职当上了顾问,工作内容帮大家看看他们扮得像不像。

    事情到此还算正常,苏长河的人设是个倒买倒卖的投机分子。因此,他每天以货比家的名义,这个摊位逛到那个摊位,顺带发现他同事的漏洞,然后接头一般,说一句“同志,你穿帮了。”

    至于苏长河自己,他混得越来越像一个真的投机倒把分子,他租了间房子,买了一批牛仔裤,房东听说他想进点稀罕货,还给他推荐了自己的舅姥爷的四姑的妹妹的女婿的哥哥。

    房东很大气“报我的名儿,让他给你打个折”

    苏长河感谢热心的房东。

    这天,他出门去批发市场,想起房东那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就顺带去看看,哪知道没找到人,他就站那儿吃了个饼。

    一个饼还没吃完,身后有人喊“长河,长河”

    有人喊不得答应苏长河囫囵吞下最后一口饼“哎”扭头一看,这人谁啊不认识啊

    对方对上他的视线,又喊了一声,“长河”

    苏长河当时脑子转了又转,确定是个生面孔,可人家喊的就是长河,他还心想,这世上竟然有人比他还自来熟,一上来就叫长河

    后来他才知道,人家叫的不是“长河”,而是“常河”,常回家看看的常。

    就这么阴差阳错,苏长河被当成了接头人,来人说“你怎么才来说好的两天前,我们都多等了你两天你不是要放我们鸽子吧”

    苏长河摸不着头脑,一听两天前那不是房东推荐他家亲戚那天热心的房东还提前和亲戚打了招呼

    他歉意地说“不好意思,是我的原因,这两天有点事”

    两人这么鸡对鸭讲,偏偏对上了,然后苏长河就跟着人去看货,库房的门一拉开,他傻眼了。

    热心的房东也没说他这亲戚卖的是大彩电呀

    满满一仓库的彩电,是个人都知道有鬼。

    而且,苏长河眼尖,认出来这是苏国产的鲁宾牌彩电。

    刹那间,苏长河脑子闪过两个大字走私

    他近乎讶异地看向旁边的人,跟他“接头”的那人看他神情不对,眯了眯眼神,“常河兄弟,你不会是玩我们兄弟吧”

    话音一落,院子里十几个男人齐刷刷站起来。

    苏长河吞了吞口水,他喵的,误入不法分子窝点了

    为了生命安全着想,苏长河只能将错就错,先把人糊弄过去了,等脱身之后,立马向当地政府举报。

    本来事情到这儿就算结束了,苏长河虽然在危险边缘走一遭,但也算幸运,啥事没有,还见义勇为了一回。

    谁知道那伙人只是下线,他们有一整条走私渠道,有关部门组成的特别行动组正在追查,放任那伙人在外面,是打算钓鱼的,结果鱼没钓到,让苏长河反手举报了。

    特别行动组找上门来,苏长河无辜呀,“这不赖我吧发现不法行为,积极举报是公民的义务”

    你们又没竖个牌子“钓鱼执法”,我哪知道你们有计划呀

    特别行动组“不是这意思,我们来是想请苏同志帮忙。”

    原来还有一批货,是国家紧缺的重要物资,特别行动组人要抓,货,也眼馋。

    于是乎,苏长河就成了“常河”,从考察团中脱离出来,跟着伪装成社会团体的特别行动组的同志一路北上,直到进入了边境。

    收货不用苏长河操心,特别行动组的同志都调查好了,他只需要做好傀儡就行。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