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复仇与裂变  历史遗忘的角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高氏兄弟辞职回乡后,并没闲着,召集了一干勇士,天天围猎游玩,明摆着就是天天进行军事训练。

    枭雄尔朱荣哪能任由彪悍的反对派壮大力量?为求安心,他干脆就诱捕了高敖曹,软禁在晋阳。530年9月,入洛阳时,尔朱荣随身带着高敖曹,将其押在驼牛署。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尔朱荣被诱杀后,孝庄帝亲自去驼牛署将高敖曹放出,鼓励他为朝廷效力。

    胆汁质人群,一怕刺激,二怕别人对他好。高敖曹感激涕零,誓以死相报。

    洛阳城下之战,刚被放出的高敖曹感孝庄帝之恩,披甲横戈,与其侄高长命等率军而进,所向披靡(“被甲横戈,志凌劲敌”《北齐书·高昂列传》)。孝庄帝及众多在洛阳城上的观望者,都大声叫好(莫不壮之)。

    天生横才必有用,尤其是在乱世时。

    第二节复仇者联盟

    尔朱世隆暂时退了,然而,孝庄帝知道,其他尔朱家族的人还会再来。

    京城内的抵抗力量,抵挡了一时,抵挡不了一世,还得寻求外援。外援哪里来?环顾天下,自家的鲜卑族俨然已成四不像,羯族人是敌人,而只有一个民族历经磨难依然坚挺在北方大地,在乱世之下反而越挫越强、越挫越壮大,那就是汉族。

    孝庄帝任命高干为河北大使,高敖曹为直阁将军,赐帛千匹,令哥俩一起回冀州(信都,河北冀县),联络河北的汉人豪强,组建抗尔朱联军。募兵为何不给货币作军费而发给些破布?因为,北魏的帛是可以直接当货币用的。

    高氏哥俩儿拉着几车帛出行,孝庄帝亲送到黄河岸边,举酒指着黄河水:卿兄弟冀部豪杰,能令士卒致死,京城倘有变,可为朕河上一扬尘。

    高干垂泪受诏,高敖曹也持剑起舞,誓以必死。风萧萧兮易水寒典故的北魏版。

    国难时刻,在当今量刑起步十年(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俩强奸罪共犯,居然成了国之擎天双柱。真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材挖。

    高家二兄弟被寄予厚望,可孝庄帝却再也没见到他们,因为,尔朱家族的寻仇大军很快就来了。

    530年12月,尔朱荣侄子、汾州刺史尔朱兆自长子发兵,尔朱仲远自徐州发兵,围攻洛阳。关中的尔朱天光此时未动。

    尔朱荣9月被杀,寻仇大军12月才到,仅仅是因为集合大军需要时间吗?一支愤怒的寻仇大军,能有这么磨磨蹭蹭的耐心吗?

    选择3个月后再来,是有原因的。

    洛阳城虽高,但防守主要靠的是黄河天险。黄河上有浮桥,是唯一的通行途径。12月是冬天,冬天黄河水位下降的厉害,不必费劲攻占浮桥,骑兵就可涉水或涉冰通过。此乃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之天时。

    尔朱家族的骑兵借助天时过了黄河,也不代表就一定能轻松攻占洛阳,因为,洛阳城内还有数万禁军。然而,洛阳城内的这些禁军是什么态度?他们分成三派:

    一部分自然是忠于老板孝庄帝的,禁军本身就是皇家的私人保卫部队。

    另一部分,则是支持和同情尔朱家族的。为什么?因为,尔朱荣当年屠杀骑在他们头上拉屎、不把他们列为上品的汉化官员,不但着实给他们出了口恶气,还为他们的职位晋升重新打通了通道。尔朱荣甚至都算是他们的恩人。

    剩下的,都是观望的。

    禁军内部意见不一,若选好带头人,至少观望的一方应站在皇帝这边。环顾洛阳城内,最好的带头人,非一人莫属。

    贺拔胜。

    贺拔兄弟皆万人敌,政见却不一。贺拔岳忠于尔朱氏,贺拔胜则忠于皇室。

    在尔朱荣被杀当夜,尔朱世隆杀出洛阳时,贺拔胜不但没跟随尔朱世隆,反而成功的制止了尔朱荣的部分部下趁机逆袭皇宫的计划,坚定的站在了孝庄帝这边。

    然而,此时的贺拔胜,却背叛孝庄帝,重新投奔尔朱氏了。

    因为,他感受不到信任。

    贺拔胜虽忠于孝庄帝,但毕竟贺拔兄弟与尔朱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洛阳外围交战时,贺拔胜仅被任命为副将,主将是汉族高门子弟郑先护。这个安排对不对?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

    河阴之变,汉化官员们恨死了尔朱氏,也对怂恿尔朱荣对汉化官员下手的鲜卑武人集团们恨得咬牙切齿。这时,让投降过来的贺拔胜掌管禁军,搁谁那儿心理也过不了关,一是怕,二是恨。主将郑先护,对贺拔胜更无任何好感。

    然而,大敌当前,统一战线工作很重要,不让贺拔胜当主将可以,但也得显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心胸。可郑先护的格局做不到这一点。贺拔胜的军队要进大营驻扎,郑先护坚决不允许,勒令贺拔胜军在营外驻扎。

    夫妻之间分床久了还要闹离婚呢,其中不仅是因为生理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心理的疏远。贺拔胜无奈的摇摇头,重新投向了尔朱家族,加入了尔朱仲远的大军,由一名保皇者变成了复仇联盟中的一员。

    贺拔胜投降了,孝庄帝任用的禁军总管是谁?华山王元鸷。

    这个名字眼熟?对,就是河阴之变时,与尔朱荣一起“高冢俯而观”羯族士兵屠杀汉化官员的那个元鸷。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是尔朱荣的朋友,尔朱氏的友军。

    如此的禁军总管,为何不及时换掉?史书无记载,原因可能是:一是孝庄帝登基时间短,没来得及换自己的人,换急了可能会引起禁军哗变;二是对元鸷抱有幻想,毕竟是皇族,自家人,理应忠于皇室。

    忠于皇室,但不一定忠于你,皇室可是有一大帮子人等着干掉你做皇帝。

    禁军总管都是尔朱氏的同情者,那么,孝庄帝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尔朱兆抓住孝庄帝,先是锁在永宁寺门楼上示众,后又押到晋阳缢死,年仅24岁。孝庄帝与皇后尔朱英娥生的儿子,应该称尔朱兆为堂舅。堂舅?就是亲舅又如何!尔朱兆将这个婴儿当成仇人孝庄帝的孽种,当场摔死。并将堂姐尔朱英娥视为不祥之物,软禁在宫中。

    乱世之下,父子尚且相残,何况这种亲戚关系。尔朱英娥后来又被迫第三次出嫁,嫁给一个枭雄,生下一子,但这个家庭更混蛋,她最终死于拒绝乱伦,这点后叙述。

    尔朱兆擒杀孝庄帝,先是立尔朱荣的妻侄、长广王元晔为帝。531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