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出处。该“优童”,应是出于《晋书》。
《晋书》中描写郑樱桃时称“季龙宠惑优僮郑樱桃而杀郭氏”,此处的称郑樱桃为“优僮”。“僮”,《说文》中解释,“未冠也”,是泛指未成年的仆人,并未分男女。“优僮”,一般是指少年少女文艺工作者,家伎,也不分男女。
可能冯大作家就以为“优僮”同“优童”,就是男宠了。另外,冯大作家是剧作家、戏曲家,为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取悦读者,生生把郑樱桃一个美女附会成男宠,也可以理解。
对此争议,还有一个补强的证据。《十六国春秋辑补.后赵.石虎传》中记载“石虎郑后名樱桃,晋冗从仆射郑世达家妓也。在众狎妓中,虎数叹其貌于太后,太后给之”。狎妓,女的。而且,若石虎问太后要个男人,不挨顿耳刮子才怪。
《十六国春秋辑补》,是清朝人汤球根据前朝诸多史料完成,包括《晋书》、《资治通鉴》、《太平御览》等这样的权威官方著作,明显比小说家的笔墨更具可信性。
如果还有人不信,非得抬杠,那么你仔细想想,哪个男的以艳丽而甜美的樱桃为名字?什么?此樱桃非彼樱桃?那更是想多了,虽然樱桃树自19世纪才由欧洲传教士们引入中国烟台东南山种植,但中国关于水果樱桃的记载,是早在东汉末年的《吴普本草》中,唐宋时期平民百姓都已能大把大把的开吃了。以艳丽的甜水果为名的,一般妥妥的都是女生,譬如,殷桃。
验明性别后,再来看郑樱桃其人。
郑樱桃,襄国(今河北邢台)土著,容颜如雪、千娇百媚,能演好杂技的一般不是肥婆,故身材也很火辣,这对文化屌丝石虎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当然,这样的尤物,对哪种男人都有一定的吸引力。
既然,对女演员比大家闺秀更有兴趣,那么,怎么才能让大家闺秀出局而顺利的迎娶女演员呢?
古代,但凡有点文化修养的人,一般会用“七出”原则合法的休妻。
所谓七出原则,是古代法律规定,妻子有七种行为之一,丈夫可以依法休妻。这七种行为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对老公纳妾的嫉妒有害于家族的延续)、有恶疾、多言(离间家族和睦)、盗窃(存私房钱)。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三不去”原则,是指妻子如果符合三种条件之一,法律就强制规定老公不能休妻。这三种条件是:一、有所娶无所归,即妻子娘家没人了,休了没去处。二、与更三年丧,即老婆曾替老公的父母服丧三年。三、前贫贱后富贵,这点不用解释,好理解。
这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即使男性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要与正室离婚,也不是说想离就能离的,不仅民间善良风俗不认可,官方也不准许。
如果“前贫贱后富贵不去”这个原则贯彻到现在的话,当今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富豪或官员,即使再恶心糟糠之妻,也不能去某商学院邂逅个美女娶了。
“七出三不去”原则,使古代女性最大限度的免于被夫家任意抛弃的命运,可谓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最具人性光辉的法律制度之一。
不幸的是,石虎是个羯胡,且偏偏是个汉文化屌丝。他根本不去管什么“七出三不去”,而是用了最直接的方法,让自己的糟糠之妻下了堂。
他直接砍掉了正妻郭氏的脑袋。这点,冯梦龙的剧作品倒是尊重了史实,没胡诌。
石虎如愿以偿的娶了女明星郑樱桃。没文化的女优,往往蛇蝎。石虎又娶了一个姓崔的女子,在郑樱桃的挑拨下,也被石虎肉体灭绝了。
郑樱桃心虽然蛇蝎,肚子倒是很争气,接连为石虎生了两个儿子--石邃和石遵。有了父母的良好基因,这哥俩都不是省油的灯,后叙。
对待家人尚且如此,对待同事就更不用说了。
在后赵军队中,凡是才能比石虎强的,石虎都会设法干掉,跟我搞业绩内卷?不存在的,有内卷也直接消灭于萌芽当中。另,石虎率军每攻下一座城后,嗜好屠城,杀人手段多样,对投降的士兵则一般是坑杀。
由此可见,石虎帮的优势是:贵为中山王的石虎手里握着枪杆子,虽然掌握部队的不仅石虎一人,石勒的其他几个儿子也有一定的部队,可是,石虎的部队是后赵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野战军团。
石虎帮的劣势:缺德,当朝大臣支持其者甚少。
功高,就应该是石勒的天然接班人,这是石虎的想法。而当石勒任命儿子石宏为大单于时,石虎的心情可想而知。
老子为石勒征战二十多年,南擒刘岳,北走索头,东平齐鲁,西定秦雍,平定了十三州,才成就了大赵的大势。这个大单于的位置应该属于我,现在却给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等石勒一挂掉,一定杀他个绝种!
石勒起家时的铁杆哥们、太子的舅舅、光禄大夫右仆射程遐,对后石勒时代后赵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劝谏石勒:石虎功高盖主,勇猛无敌,威震内外,众将都不如他(比他厉害的都被他杀光了)。除大王之外,他还把谁放在眼里?这样的人怎能安心辅佐太子?该早日干掉他。
作为一代枭雄,石勒当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石勒还是有所顾虑的:
一是石虎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从小就跟着自己打仗吃苦,为后赵的事业立了大功;
二是目前后赵的势力范围仅限于北方的大部分,天下大势未定,还需要石虎这样的猛将;
三是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至深,知道商朝的伊尹和汉朝的霍光,手握朝政而能忠心辅佐少主的故事,他试图将石虎变成伊、霍。
基于这三点,石勒拒绝了程遐的建议。程遐死谏,石勒火了:你程遐是不是怕以后不能以皇帝舅舅的名义专权?!
话说到这份儿上,程遐不能再言,只好讪讪退出。可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不除掉石虎,他与太子等以后皆死无葬身之地。
程遐找到了另一名大臣徐光,让徐光去劝石勒。
徐光很实在,也劝石勒:中山王石虎绝对没有商朝的伊尹和汉朝的霍光的忠心,如若不除掉石虎加强太子的力量,等大王百年后,肯定会祸起萧墙的。
石勒左思右想,还是下不了杀侄子的决心。纠结之下,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处理办法:
一是为太子正常继位做了准备,开始让太子石弘处理日常朝政,中常侍严震予以协助,只有涉及军事征伐以及刑斩大臣等大事,才呈报石勒批准。
二是将石虎迁出帝国的核心区。
当时,石虎奉命镇守后赵的军事重镇邺城,石勒接受程遐建议,在邺城修建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