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一夜, 苏家睡得都挺好。
尤其苏维民和罗玉秀老两口,那真是一颗心落到了肚子里。
虽然这桩婚事从头至尾都很顺利,但不到婚礼落成,小两口入了洞房, 他们都不能放下心来, 如今好了,婚也结了, 证也领了, 小两口工作也稳定了,真是没什么可忧心的地方了。
“现在只剩下卫萍了。”罗玉秀担心完了小儿子, 又开始担心女儿。
“卫萍有啥可愁的先叫她在琼州呆着, 看到合适的直接结婚就是了。”
苏维民对女儿是最不担心的。
苏卫萍打小就稳重, 更是个心有成算的, 前些时候刚有政策方面的消息传来, 苏卫萍就以伺候月子为由,直接包袱款款去了琼州, 临走之前还跟他们老两口说,要在年底之前在部队找个对象,争取在政策下来之前就把自己给嫁出去。
老两口虽然舍不得闺女远离, 但更舍不得闺女下乡。
更何况琼州那边还有二儿子一家呢。
苏卫洋总不可能叫自己的亲妹妹吃了亏。
罗玉秀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她翻了个身“老苏, 明天咱们给卫洋打个电话去,今年头一年在琼州过年,还不知道这个年过的怎么样呢。”
“行。”
苏维民点头,不仅不觉得麻烦,还添了一句“叫卫清也来, 都结了婚的人了,也该懂点儿事了。”
罗玉秀闻言不由在心底暗暗同情小儿子。
家里谁不知道苏卫清谁都不怵,就怵苏卫洋呢
苏卫洋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能在家半天不说一句话,而苏卫清又是那种不和人互动就很难受的人,兄弟俩简直相性不合,恨不得这辈子都别单独相处。
老夫妻俩说了会儿话就睡了,忙了一整天,睡得都特别熟。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呢,苏维东两口子还有苏三婶子就起了床,罗玉秀早起为他们下了汤面,吃完了好去客运站赶车回省城。
苏大伯母端着汤面碗,瞥了一眼小两口的房门,问罗玉秀“你就让他们睡啊,不叫新媳妇起床做早饭”
“叫啥。”
罗玉秀眉毛都不带动的,压根不把苏大伯母的挑拨看在眼里,只顾低头看锅“年轻人本来觉就多,又是新婚第一天,我才不做那恶婆婆呢。”
说着,她嫌弃地看了眼苏大伯母“我儿子都结婚了,也该退居二线了,以后啊,我就等着抱孙子就行了,不过大嫂你还是要忙的,政策的事儿大嫂怎么想的,卫风这年纪也尴尬,难不成还真要送去下乡啊。”
苏大伯母的小儿子苏卫风跟黎善一样大,才十八岁,但如今男同志的法定结婚年纪是二十岁,所以也就堵死了苏卫风靠婚姻留城的路。
苏卫风要想留城只有两个办法,要么花钱买个工作,要么找个孤寡老人把他过继出去。
问题是,工作难找,孤寡老人更难找。
这过继也不是瞎过继的,至少得沾亲带故吧,可问题是苏家三代人,一代比一代能干,且家家户户都子孙旺盛,就没有孤寡给他们用。
“准备去我娘家那边看看去。”提起小儿子,苏大伯母就有些吃不下去了。
哪怕这碗面条是细粮,还挑了荤油香喷喷。
“我有个舅舅小时候被鬼子伤了腿,一辈子无儿无女的,我想把卫风挂他户口上去,大不了以后卫风给他养老。”
一直没说话的苏三婶子连忙开口提醒“那你可得快点儿,你娘家侄子也不少呢。”
苏大伯母心里一凛,顿时更加归心似箭了。
几口将碗里的面条吃完,苏大伯母就催着苏维东回家,刚刚厨房的对话苏维东也听见了,脸色也不是很好看,主要是不太想给儿子过继“下乡就下乡呗,这天底下那么多人家下乡了,他怎么就不能下乡了”
他宁可儿子去当知青,也不想儿子认别人做爹。
“他要是下了乡就不是省城户口了,以后你有本事把他弄回来么”
苏维东要是有办法的话,就不会叫儿子下乡了。
苏维民倒是有心帮忙呢,可惜药厂只能考进来,苏卫清都在家啃老两年,要是能走后门,两年前他就把苏卫清塞进来了,哪里还容得他摆烂。
苏维东黑着一张脸跟苏大伯母一起走了。
苏三婶子也没多逗留,吃碗面顺手将碗给洗了就起身告辞,外面黑灯瞎火的,罗玉秀怕她出事,干脆和苏维民两个人一起把她送去了客运站。
苏卫清和黎善醒来的时候,家里安安静静的。
“卫清,你帮我拿一下衣服。”黎善翻了个身,推了推的胳膊,却不想被苏卫清一把抱住。
“天还没大亮呢,起来这么早做什么难得不用上班,你再睡会儿吧。”一大早眼睛一睁怀里就抱着心爱的姑娘,被子里还暖融融的,苏卫清可算是知道为啥以前会有苦短日高起之类的话了。
而且“再说昨天晚上你也累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苏卫清的脑海里不可避免的回忆起昨夜的种种细节,不由脸又红了。
黎善“”
她又开始觉得他们俩角色调换了。
好在苏卫清也不是真害羞,而是皮肤白又薄,所以特别容易脸红,抱了一会儿后就支起身子“你继续躺着,我出去看看。”
按理说平时这会儿他爸妈早醒了,怎么今天却没动静儿呢
苏卫清将胳膊从黎善脖颈子下抽出来,又迅速穿上衣裤,套上棉袄,趿着拖鞋就出了房门,堂屋里安安静静的,只有桌上放着几个没洗的碗。
环顾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