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2. 治未病 夫妻生活也不算太和谐吧。……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周胜在家里继续做没蒸好的青团, 谢芸出去了一趟,在街边的小摊儿上买了一些冥币冥钞,又从泰山坊里把扎纸道姑给的纸扎也一并拿了出来, 分成两兜, 装进各自的塑料袋里。

    一兜是给周胜这边的祖宗烧的,一兜得送到她娘家那边去。

    等青团蒸好, 连带着纸扎一并给送过去, 谢芸和周胜便到了店里。

    虽然是清明节,超市还是得开的, 到诊所里来买药的人应当不多,可谢芸也顺带着把门给开了。

    清明时节,阳光明媚, 草木萌动, 自然界的阳气升发, 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节。

    把肝气疏一疏, 肺气养一养,一年到头都能活力满满。

    反之, 若是清明时节里没把肝气疏好,一整年的脾气都不会小。

    谢芸斟酌了一下,按照疏肝润肺汤的方子做了一些简化,把那些药性较猛的药材拿掉, 换成了更温和、更普适的药材, 装进纱布里包好,放到茶炉上煲着。

    不管是五虎两仪汤还是疏肝润肺汤, 都属于药茶,那些味道苦涩或者是奇奇怪怪的药材都没加,用的都是适口温和的味道, 搭配一些入药的花朵之类,味道不会太难闻,入口也不会太难喝。

    去超市里拿了一张红纸,又取了根毛笔,开上一瓶墨汁。

    谢芸提笔写了一篇简短的科普,讲了讲清明时节喝疏肝润肺汤的好处,因为用到的药材不算多也不算贵,价格定为一块钱一包。

    这疏肝润肺汤可以卖半个月的时间,等到了谷雨时节,再喝疏肝润肺汤就不赶趟了,那时候得开始好好养肺和脾胃了。

    在红纸上,谢芸给自个儿新拎出来的疏肝润肺汤起了个类别名字,叫保健药茶。

    若是身上已经犯了病,那该吃药就得吃药,可如果身上没病,这保健药茶就是不错的选择。

    保健嘛,自然得从健康的身体开始。用中医的话说,这叫治未病。

    所谓未病,顾名思义,就是还没发生的病。

    病灶并非一日之间突然形成,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只是在表现出症状前,多数人都感觉不到罢了。

    治未病,正是将病灶消弭于风平浪静之间。

    病灶还未完全形成,这会儿用药不仅费不了多少钱,治愈的概率还高,病人也能免受许多痛苦,可谓是一石三鸟之法。

    茶炉里咕嘟咕嘟地响着,谢芸抓了几服疏肝润肺汤,打算等忙完之后给娘家人送过去,周德义和孟秋菊日常都在超市这边,不用专程送,跟着她和周胜喝就行。

    老两口日常跟着谢芸泡各种药材饮片喝,气色明显比之前好了许多。

    诊所的门被推开,谢芸听着动静抬头一看,见是马太平主任的得力干将宋金刚,笑道“稀客。”

    宋金刚挠了挠本就没多少根头发的头顶,同谢芸说,“这几年不知道为什么,骨折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骨科病房原先住的不是偏瘫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骨折的病人都是打了石膏之后让回家养着。”

    “马主任看骨科病房空了出来,建议说让骨折的病人也住院,避免后期康复阶段护理不当,出现各种并发症,差点把骨科给忙死。”

    “话说你们这些搞中医的,有没有什么促进骨骼增长的办法有没有什么效果比较好的药能用的”

    谢芸琢磨了一下,“那应当就是壮骨散了。”

    “促进骨质生长的,小孩吃了之后长个子窜得快,骨缝闭合之后,壮骨散就变成了提高骨密度和促进骨质愈合了。你打算给骨科的病人搞一个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不不不不,我就是随口这么一问。”

    宋金刚指了指自己头顶那稀疏的头发,同谢芸说,“我这不是惦记着你之前同我说的,能帮我调理一下身体,让我多长点头发我前阵子太忙,现在好不容易得了空闲,这不就麻溜过来了”

    谢芸给宋金刚详细号了个脉,她都被宋金刚体内的狼藉状况给吓到了。

    “宋医生,你真的是医生你这身体,咋比马主任还虚啊马主任可比你大三十岁呢”

    “你这也太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儿了平时是不是心悸盗汗挺严重和嫂子的夫妻生活,也不算太和谐吧。”

    宋金刚的脸腾地一下就涨红了。

    他像是受惊了一样疯狂地左顾右盼,见没人进来,这才红着一张老脸说,“谢医生,这么私密的事儿,你替我兜着一点啊大喇喇说出来,我不要面子的”

    谢芸笑而不语。

    宋金刚低声问,“有办法调理没我信你,你尽力帮我把这些问题给调调。这破工作本来就常年加班。遇到个半夜出事儿的,哪怕不用值班,也会被人上门叫醒,从被窝里拽出来,啥身体条件能经得住这样的熬”

    谢芸想想,确实是这样的,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强度属实是大了些。

    其实按照泰山堂里的说法,病人身上自带着一种名叫病气的东西,属于污秽的一种,长年累月的接触下来,就算健康的人也会变得不健康。

    “能调理,不用慌,多吃一段时间的药就行。”

    宋金刚身上的问题还挺多,谢芸不打算同宋金刚详细解释了,她直接把写在医案本上的东西拿给宋金刚看。

    谢芸的医案本和别的医生还不同,别的医生多数都是把病人的情况写一遍,然后另开一段写自己的诊断结果,再开一段写用药方案。

    而谢芸是每写完一个病症表现,就在后面跟上自己根据这个病症表现判断出来的问题,再用括号标注上打算用的药。

    就像是打草稿一样,将病人的诊断情况全部写完,大概的用药方案也就出来了。

    参考一些名方,再根据药材的配伍和君臣佐使略作调整,把那些药性相冲的药材拿掉,把方剂打磨得浑然一体,这张药方就算是成了。

    药方打磨好,谢芸去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