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软广教学!春秋笔法!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肃的认真的。
    绝不能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么做,简直就像是在耍宝搞笑。
    “那就继续这样呗,百姓可不会因为几句话就改变自己,他们对大明的感触也没那么强烈。”
    苏璟淡淡道:“大部分的百姓,只要是事不关己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漠视的,除了大叔你嘴里的这些东西。”
    “大叔,你还记得你第一次遇见我的时候,我在干嘛吗?当时周围又有多少百姓呢?”
    苏璟教导朱标信息传播,设立民报的好处。
    但他仅仅是教学,不保证教学后的效果。
    这民报被搞出来,他已经很意外了。
    搞的不好,他就不意外了。
    朱元璋听着苏璟的话,自然就想起了和苏璟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
    那时的苏璟周围,围满了人,全是寻常百姓。
    而苏璟讲的东西,是神怪故事。
    当时的苏璟,每天都会过去讲,而百姓每天会准时过去听。
    “苏璟,即便如你所说,但民报若是要遍及全国,耗费必将是巨大的,内容写这些,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朱元璋再度开口,但很明显,他这已经等于承认了苏璟的看法。
    他只能从更实际的方面去反驳苏璟。
    明朝可不是苏璟的前世,信息的传播可以以秒来计算。
    如今这应天府内还好,真要是遍及了全国,那可就不一样了。
    苏璟双眼一翻,有些无语的看着朱元璋道:
    “谁说应天府的民报一定要遍及全国了?”
    一听到这话,朱元璋和朱标同时呆住了。
    他们都震惊的看向了苏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苏师,您不是说,若是民报只能在应天府传播,又有什么意义呢?”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这些信息,只有一地的百姓得知,作用也不大吧。”
    朱元璋补充道:“苏璟,你可知这民报搞出来,也是颇为人力物力的。”
    “你今天要是不说明白,那我可不会让你安安稳稳的睡觉。”
    苏璟看着这两父子笑道:“别急,我一个个来告诉你们。”
    “首先是这个内容上,肯定给改变形式,要让百姓感兴趣才行。”
    “但民报又是让百姓了解大明的好机会,所以得学会植入软广告,比如在在某些志怪故事里,让百姓体会到大明的好!”
    “这样一来,潜移默化中将大明给宣传到百姓的心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软广告?
    朱元璋和朱标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听不懂。
    “苏师,这软广告是什么意思?”
    朱标朝着苏璟开口问道。
    他作为苏璟的学生,直接问比朱元璋合适。
    苏璟本想解释广告的定义,但想想还是举个例子更为实际。
    “这样吧,我就直接编一个,你们听听。”
    苏璟说道:“话说在胶东沿海的某个渔村里,生活着一群渔民,有个渔民捡回来一个海螺,他没有在意……”
    ……
    苏璟直接将海螺姑娘的故事,给朱元璋和朱标诉说了一遍。
    不过在最后的结局上,有了一些改变。
    “很快,有人发现了海螺姑娘的情况,然后就有人以妖怪为由要打死海螺姑娘,小伙奋力阻止,最后闹到了官府。”
    “县丞听过案件经过之后,直言海螺姑娘未做伤天害理之事,没有违反《大明律》里的任何一条,哪怕是妖怪,也不能随意处罚,凡大明境内,《大明律》就是最高的律法!”
    “海螺姑娘因此生还,和小伙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苏璟轻吐一口气道:“故事大概就这样,我也是随口编的,相信肯定有人能比我编的更好,润色的也更好。”
    “好了,听完这个故事,大叔还有牛懿,你们觉得,我想表达什么呢?”
    “或者说,我有夸赞大明吗?”
    朱元璋看向苏璟,他听得很认真,也听明白了。
    “苏璟,你这是在强调《大明律》,所以,这就是你所谓的软广告?”
    朱元璋说道:“你这就不是春秋笔法么!”
    喜欢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请大家收藏: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