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高祖斩蛇,平帝还命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苏璟看着朱标笑道:“那你说说,这斩白蛇起义,《史记》都是怎么记载的。”
    “是不是有赤帝白帝之说?”
    朱标点点头道:“没错,《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言,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赤帝指的便是汉高祖刘邦了。说明汉高祖刘邦乃是天命所归。”
    《史记》朱标还是学的很认真的,内容也记得很清楚。
    “不错。”
    苏璟点点头道:“那牛懿,你真的相信天命吗?你认为汉高祖刘邦能够推翻暴秦,建立大汉是因为所谓的天命吗?”
    这话若是问普通人,或许立刻会有一个肯定的回答。
    但朱标跟在苏璟身边已经学习了所有,从事物的现象到本质之间,他已经学会了去寻找规律。
    而且,朱标还是朱元璋的儿子,早在朱元璋吴王时期就已经是世子的儿子。
    大明是如何建立的,他是看着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命?
    朱标摇了摇头道:“苏师,学生以为,汉高祖刘邦的成功,是因为暴秦无道,而刘邦顺应民心,方能夺取天下。”
    百姓的重要性,是朱元璋时常向朱标强调的。
    可以说,在对于百姓的重视上,朱元璋在历代皇帝中,也是排的上名号的。
    当然,重视不代表他就能让百姓过的最好。
    苏璟看着朱标,眉头一挑,说道:“你看,你这不是都知道么。”
    “所以呢,说白了斩白蛇起义这件事,就好像你挪炼丹炉一样,在传播之中,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那我再考考你,为什么这斩白蛇起义的事情,会演变出这些传言,甚至是神话出来。”
    听着苏璟的问题,朱标立刻开始思考起来。
    片刻之后,他回答道:“苏师,学生以为,这是百姓对于汉高祖的崇敬,他们自发的将自己的想象套在了汉高祖的身上。”
    “汉高祖推翻暴秦,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他们去赞扬汉高祖。”
    朱标从百姓的角度上去解释了这件事。
    苏璟吃了口菜,说道:“有一定的道理,但《史记》为何要这样记载呢?作为一本记录历史的典籍,难道不应该公正客观吗?”
    不同于百姓的说法,史记那是官方的记载。
    朱标想了想说道:“也许这件事是真的呢?赤帝白帝之说,学生以为是有可能的。”
    终究是还是科学学的时间太短了。
    苏璟看着朱标继续问道:“那我再问你,这赤帝白帝的说法,是刘邦斩完白蛇之后就有了呢,还是后来才传出来的。”
    “说的直白点,赤帝白帝是刘邦亲口对别人说的吗?有旁观者吗?”
    朱标摇头道:“苏师,这肯定无从得知了。”
    汉朝的事情,距离现在都过了千年以上了。
    苏璟笑道:“所以,我们不论真假,想想这件事记载在《史记》上,对于汉高祖刘邦有什么好处吗?”
    不论真假,只想好处。
    朱标被苏璟这波操作搞的又有点迷糊了,但他还是照着苏璟的思路想了下去。
    “苏师,学生懂了,这是让天下百姓都认可汉高祖,汉高祖乃是天命之人,大汉的建立是命中注定。”
    朱标兴奋的朝着苏璟说道。
    但只是片刻之后,他又道:“可是《史记》完成的时候,是汉武帝时期啊。”
    “这时候的汉高祖刘邦,早就死了。”
    刘邦死了,还要这认可有什么用呢?
    苏璟说道:“但刘家还在,汉高祖刘邦越是神秘,越是天命所归,那刘家的位置就越发的稳固。”
    “汉武帝就真的只是为了赞扬他的曾祖父刘邦吗?皇帝这个位置,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刘家的位置。
    也就是皇帝的位置。
    天下共主的位置。
    朱标只觉得心神一震,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在苏璟的讲述下,却是蕴含着如此的深意。
    但偏偏仔细想,和苏璟讲的是一般无二。
    “所以,苏师,这也叫做迷信吗?”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苏璟摇头道:“这叫制造迷信,用这样的手段,去控制愚昧的百姓,稳固自身的地位,这可以算得上一种舆论的用法,尽管看起来时间跨度有些长,但效果却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的成形。”
    “配合上其他的手段,比如白马之盟,定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让刘姓成为正统,直到现在,我们不还是自称汉家天下么。”
    “你说说,这刘家是不是有够高瞻远瞩的,大汉距离过去都这么多年了,我们还叫自己汉人呢,明明是始皇帝嬴政创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现在没人说我们是秦人吧。”
    苏璟侃侃而谈,这些东西倒不是他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