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说钱, 甚好
朱元璋不善于钱财一道,所以他搞的大明宝钞失败了。缺啥就想补啥,期盼钱财相关内容的水镜故事许久了。
此次水镜出现在夜深人静时分。
时近一更, 已经宵禁一个时辰。没有召开第三轮紧急观影会议,只把朱棣给急召入宫。
“想来高炽会对此专题很感兴趣, 可惜他不在京城, 无法第一时间观影了。”
朱元璋想起离京一个半月的皇孙微服私访团,从上报回来的密信,孙儿们对谋生赚钱的不易有了深刻领会。
朱棣闻言点头,信中小胖子说他瘦了一圈,也不知道是否夸大了民间调查的减肥效果。
长子离开了一个多月, 还真有点想他了。儿行千里, 父也会担忧。虽然希望朱高炽摘掉“胖”字,但也忧心小胖子会不会真的吃少了身体虚弱。
曾经,朱棣确实偏爱与自己一样好武的次子朱高煦,但在继承人方面始终更认可朱高炽。
如今,接受水镜影像的洗精伐髓式洗礼,个人喜好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为改革大局计,至少需要确保五六代明朝帝王顺应大势而为。
自己最多看顾到孙辈, 更往下就需要朱高炽去掌控局势。相关水镜故事,早晚要全部传于小胖子知晓。
当下,朱棣取出了笔记本, 坐于朱元璋下首。
燃起几盏明亮灯火,认认真真开始夜间观镜学习。同样一段故事,每个人能听出不同的感悟。
朱棣是带着问题来观影的。
此次说“钱”,他希望能获得如何多搞些经费的灵感,那就不愁打仗没军费。或者, 有某些办法兵不刃血就扩大明朝疆域。
水镜提到中国古代的“钱”,很多人下意识会想起“孔方兄”,即外圆内方的铜钱。
这种铜钱却不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形态。如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
先来看考古发现。
在云南大理剑川鳌凤山的墓葬中发掘出了海贝。据考证,其所属年代约是春秋中期到战国初期。
若说云南到南海与孟加拉湾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在黄河流域、巴蜀之地就是妥妥的内陆地区,发现了年代更早的批量海贝陪葬品。
三星堆遗址中的海贝,其产地多为孟加拉国湾至阿拉伯海之间的海域。
有“中国第一位女将军”之称的妇好,在其河南安阳墓地中出土了6800多枚海贝。
这些殷商时期的海贝来源,从东南沿海延伸至阿拉伯海西北侧的阿曼湾海域。
考古物证令人惊叹,数千年前中国内陆就已经有了来自遥远地域的海贝。
海贝被埋入墓中,能够确定它去了阴间,有着高价值的陪葬品属性。若要证明它在阳间同时具备货币属性,则要看有没有四个方面的功能。
具体表现在具备价值尺度、是某种支付手段、有着流通的属性,以及能够用于储存。1
从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金文等记录,可以逐一证明海贝具备了货币特性。
海贝的价值尺度尽在一个常见汉字中。
「朋」,最初被用作海贝的计量单位。比如周易里的“十朋之龟”,指的就是一只龟价格为“十朋”。
多少枚海贝为一朋
如今普遍认可王国维的考证,是以10枚海贝为1朋。
殷商支付、流通、储存海贝的历史,不只体现于“辛巳,王饮多亚,听享京逦,赐贝一朋,用作大子丁。”等甲骨文记录中。2
它还表现在许多常用汉字里。
像是买卖買賣、 财、贱、货、赐、宝寶等等,这些含“贝”的文字无一不与财富价值相关。
再问为什么海贝能作为最早的货币
也与它的自然属性密不可分。
当时的货币,要求本身价值要高,不易被模仿,而且能够进行均质分割。
海贝是海洋产物,对于地处中国内陆的殷商王朝,它能做到物以稀为贵。
又坚固耐磨,可以长时间长距离地流通使用。同种海贝大小相仿,而让它天生就能进行均质分割计数。
由此,海贝顺势被用作早期货币。不只是中国使用,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也有使用。
贝币的形成距离一十一世纪太过遥远,贝币的终结却非遥不可追。
海贝,作为第一种全球性货币,它在一十世纪中期才正式消亡。
此处浅留悬念,在本专题的后半段会聊一聊海贝引发的暴利性全球贸易。
水镜前,朱元璋与朱棣都很惊讶。
距离殷商已有两千多年了,如今明朝境内除了云南地区之外,很少有把海贝当作钱币使用的地方。此物居然还能再掀起全球风浪
究竟是什么情况
这会只有耐心往下看,听咕咕在之后细说。
回到中国古代的货币发展。随着时间推移,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物品交换的次数、规模、范围等越来越广。
在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取代了海贝,成为了新的货币材料。
不同于海贝是大自然给塑造了外形,金属货币的外形能被人为制定。
顺理成章,我们会想到一种可能性,古代用金属制作货币时是否延续海贝的模样
答案有。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