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9. 第四十九章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水镜本次闲聊, 就从视频开始十五秒的一桌美食谈起。

    皮蛋豆腐、冰镇小龙虾、咖喱烤鱼、南瓜羹、鲜榨西瓜汁,这些食物如今能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如果不幸穿越回古代,想凑齐这样一桌菜, 哪怕是皇帝也为难。

    先说冰镇小龙虾,直至清朝灭亡,也没法在华夏之地上吃到它。

    市面上多见的克氏原螯虾, 原产于美洲,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由日本传入了我国。

    本来是外来入侵物种。

    克氏原螯虾适应环境能力强,繁殖速度快, 杂食性强,对于水草、昆虫、动物尸体等等啥都能吃点。这就会破坏本土生物链, 而一度成为危害水稻的大杀器。

    小龙虾多在河道、水塘与稻田生活。它取食植物根系, 势必破坏农作物生长。

    同时, 它也在田地河道中挖洞筑巢。这样一来,既让灌溉农田的水流流失,又会损毁堤坝等水利工程,继而引发决堤与洪涝的风险。

    近十几年,养殖小龙虾被越来越广泛地端上了餐桌,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野外克氏原螯虾对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

    对于外来物种不能只看到它丰富餐桌的一面, 更要注意到它破坏本土生态链的另一面,从而做出针对性防御措施。

    当小龙虾对稻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那么有没有某种动物能与稻田共生, 一起向好生长呢

    今天开场视频的一桌菜中,就能找到共生典范的主角,它就是「鱼」。

    也许,有些观众不相信,东汉末年争三国的曹操其实也是一位美食家。

    他写过一卷四时食制, 原文已经佚失。只能在太平御览、颜氏家训等书中读到只言片语的被收录部分。

    从现存文字来看,曹操记录了舌尖上的魏武。描述了一堆水产品知识,包括且不限于鱼类的产地与烹饪方式。

    提到例如搁浅在海滩上的鲸鱼,“东海有大鱼如山,长五六里,谓之鲸鲵骨可为臼”,鲸鱼骨头能用来做捣碎食物的骨臼。1

    此书也记录了一条“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

    曹操所记载的这一条目,表明至少在东汉末年,稻田中有鱼的场景已经出现。

    稻田有水,水中有鱼。选对了鱼的品种,不似克氏原螯虾摧毁水稻根茎,反而起到双向奔赴的正向作用。简单概括,鱼以稻田里的虫子与杂草为食物,而水稻因鱼粪获得了更多肥力以而更好生长。

    不过,「有鱼」与「养鱼」是两种概念。

    学界对于东汉究竟是不是成规模稻田养鱼之始仍有争论。可以确定的是明清之际,这种稻鱼共生养殖方式已经越趋成熟。

    明朝的青田县志土产记载得很清楚,“田鱼又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坪地养之”。

    不再是“有鱼”,而是明确地“养鱼”。

    可惜,这种共生养殖技术未能大面积推广。归根到底,又养鱼又种稻,其过程所需技术含量偏高。

    古代碍于信息闭塞的局限性,如果没有官府组织人手教授稻田养鱼术,它很难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外的地方。

    反观现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足够便捷,为什么稻田养鱼又少了呢

    一说与农药的使用相关,那会让鱼类存活艰难。

    另外就是经济效益相关。不同于古代农户的耕种多为自给自足,如今规模化种田是赚钱为主。农药有助于大规模种植,而当单独种稻的投入与利润高过稻田养鱼,人们会选择哪种植模式也就不言而喻了。

    嬴政手上的毛笔不停,他将水镜内的稻与鱼共生养殖布局图给画了下来。

    视频里不只放出了水田的不同沟渠挖掘方式,还列出了一张水田可饲养鱼类表格,每亩田地适合放养的鱼类数量等数据。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选择,后世选择了经济效益更大的单独种稻。

    大秦的农户们却多处于自给自足生活模式中。假设官府有规划性、有选择性、因地制宜地推广稻田养鱼术,可以给黔首的餐桌更多鱼肉。

    鱼肉鲜美,谁会不喜欢。

    当然有人不喜,吃鱼的风险与吃鱼的快乐总是同时出现,被鱼刺卡过的人必是有些抗拒心。

    不过,对绝大多数的大秦人来说,能多一口鱼肉的幸福感远胜于被可能被刺的痛苦。

    嬴政已经懂得好文章的力量。

    他想好了,很有必要编撰一本舌尖上的秦朝。在推广农具、改良种植方式时,通过宣传食物的美味从全方位多角度来提升人们的改良务农积极性。

    他奋笔疾书,把史上多地区的稻田养鱼分布图给誊抄下来,其中就有岭南。

    如今尚未把百越给打下来,却已经开始规划后续如何治理了。这是有着充足的信心,或早或晚,大秦都会把南边的一大块地给收入囊中。

    等记录完这一部分,将暂停的水镜继续播放下去。

    水镜说回外来农作物,上次谈到美洲作物在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人的海上航路进入中国。

    除了广为人知的土豆、玉米、番薯作为“流量之王”,还有评论区里提名过的辣椒,它在中华八大菜系中占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同时也有花生可以用来榨油,现在几乎无人不晓的番茄炒鸡蛋,以及美洲棉花冲击纺织业等等。

    然而,以上这些美洲作物的广泛利用都为时较晚,有些是清朝进行广泛推广,而有些要到建国后才走入寻常百姓家。

    一种外来物种却是例外,十六世纪随着西方船队抵达大明后就迅速遍地开花。现在做非常简单的排除法,大家能迅速把答案打在弹幕上。

    朱元璋瞧不见弹幕,但不妨碍立即做对选择题。

    咕咕放出的一桌菜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