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包吃吧。”
家里面粉还有,就是好像没有酵母,苏长河又打起老丈人家主意,可惜老马家也没那东西。苏长河干脆叫卫阳骑车去公社买,“要是有糖,再买点糖,家里还有红枣吧”
后面那句是问马蕙兰,马蕙兰回道,“有,还有松子,做点红枣面包,再做点坚果的,正好。”
“那就白糖红糖都买点。”
苏长河掏钱给他,卫阳不要,推着车就走,“我有钱”
住进苏家,卫阳才知道苏家的伙食有多好,几乎隔一天就有一顿荤腥,秋收的时候,说活重,人太辛苦,需要补补,经常炖鸡汤或者骨头汤。
蕙兰姐还总说他还在长身体,怕他不够吃,时不时给他塞个馒头鸡蛋。
卫阳当初和苏长河说好的他在苏家吃,他的工资全拿来买粮食给苏家,可现在这么一看,他每个月交的伙食费根本不够。
卫阳以前攒的钱还有不少,他要给,他们也不肯收,于是,他只能找这种机会出钱。
苏长河看着他迫不及待的背影,笑骂,“这孩子”
马蕙兰拿着扫帚把几人吃东西扔的皮壳扫干净,说道,“都是一家人,也别算那么清楚,回头淘换点布料,给他做身长袖褂子,我看他那褂子袖子都短一截。”而且补丁摞补丁,都不知道穿多久了。
下午,苏长河就在家做面包。
苏家的房子是后盖的,一边靠田地,一边邻居离得远,平时队里的人也不常路过,但自从大队部变成小学,一众小孩每天上下学都得从门口过。
这天放学,马学文等人拎着碎布头缝成的书包,冲出教室,还没到苏家,就闻见一阵香甜的味道。
马学文站在原地,鼻子抽动,“什么味道好香啊”
身后的三狗子已经循着香甜的味道冲了过去,“好香啊好香啊”
一个一个孩子到了这地方,就跟猫闻到猫薄荷似的,不由自主往苏家跑。
刚出炉的面包本来就香,苏长河还烤了一炉鸡蛋糕,加牛奶,加鸡蛋,加糖,那股子甜香简直了,直往人鼻子里钻。
一干孩子围着簸盖,直咽口水,后面的孩子闻得到看不到,急得上蹿下跳。
苏月端了一簸盖,让她妈给切好,一招手,一帮孩子就跟着她走,准确来说,是跟着面包蛋糕走。
他们到童子军以前开会的地方,盘腿坐下,苏月指着簸盖里面包蛋糕问“知道这是啥吗这个是面包,这个是蛋糕”
“蛋糕”
“这只是最最最简单的蛋糕,还记得我当时说的那种蛋糕吗外面有奶油,里面还有水果果酱,这个只是蛋糕胚,真正的奶油蛋糕比这个好吃十倍可惜咱们现在还没进城,只能委屈委屈,先尝尝蛋糕胚了。”
童子军鼻子不停耸动,闻着这么香,还委屈他们不委屈,一点儿也不觉得委屈。
苏月开始分,“大哥一片我一片,二哥一片我一片,三狗子一片我一片,柱子一片我一片”
马学文、马学武、三狗子、柱子等众小孩“”
“小妹老大”
皮一下很开心,苏月哈哈笑,“好啦好啦,那你们谁来分你们不是学算术了吗”
三狗子举手,“我我来”
苏月把簸盖推到他面前,“好你来分。”
三狗子瞅了瞅面包蛋糕,很想像苏小丫那样分,看到大家捏紧的拳头,还是老老实实一个一个地分。
夏末秋初,树上蝉鸣鸟叫,一帮孩子捧着一小块蛋糕吃,草丛里一只蚱蜢跳出,落在剩下些许残渣的簸盖上。
三狗子大叫“啊我的蛋糕”
“那就剩点渣了”
“渣也能吃,我还没吃出来味儿呢”
“我也是,柱子你咋还剩那么多”
“我舍不得吃”
“分我一丢丢,就一丢丢”
“不要,我吃完了没啦”
又香又甜又软的面包蛋糕让前进大队的孩子晚上做了个美梦,梦里他们站在那家叫“凯司令”的蛋糕店里,手里拿着红枣面包,嘴里吃着奶油蛋糕,果然是比蛋糕胚还好吃十倍的东西,好甜哪
虽然蛋糕面包很好吃,但是苏长河盖面包窑可不是为了吃。
嗯,这话不对,应该说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让城里的工人兄弟们在冬天吃上一口菜。
苏长河满意地点头,他的觉悟就是这么高。
面包窑不像以前的电烤炉,温度和时间都需要自己把握,好在苏长河有个手表,还是原身下乡的时候带过来的,虽然破了点,能用就行。
在多次试验之后,找到了合适的温度和烘烤时间,苏长河便开始做干菜,第一批不用多,先做出几十斤试试水。
苏家菜地的雪里蕻不够,老马家也不多,苏长河索性让卫阳带着马祥去山里,有阵子没进山了,后沟村的山货不知道多不多。
苏长河和卫阳说道“有山货也收,像什么蘑菇木耳板栗核桃,都要。”
只要收来,不怕卖不出去。
另一边,苏长河专门跑了一趟城里,找人定制了一批纸袋,纸袋上印着三个大字“马家庄”,他要卖的干菜当然不是论斤称。
在梅干菜陆陆续续做了有五六十斤时,养殖场的第一批肉鸡也可以出栏了。
后世规模化养殖的肉鸡通常饲养4560天出栏,而本地的土鸡大约需要5070天,养殖场第一批肉鸡已经养了68天,后期吃得多长得慢,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养下去。
刚好第一批干菜也做好了,在苏长河的计划中,这次销售肉鸡,可以顺带推销一下他们马家庄干菜,了解一下县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