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4. 结局-中 对神性的理解达到了顶峰。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谢芸让胡二女派狐子狐孙们去编写地纪的时候, 心里就隐约有了猜测。为了验证这个猜测,她去找胡太奶奶借了不少小狐狸来帮忙。

    如今这一刹那道心的通明,足以证明她的猜测是对的。

    她略有些紧张地看了一眼四周, 发现她正趴在书桌上打盹,便放下心来。原本还担心会不会闹出太大的动静, 如今发现灵魂已经出窍了,那就无需担心这个了。

    与之前灵魂出窍的时候不同, 之前总感觉身上虚飘飘的, 现在却感觉身上都凝实了许多。

    谢芸掐了掐自己的胳膊,这回居然没穿过去,而是掐到了实打实的触感。

    “这”

    地纪出现在谢芸的手中,她感觉灵魂再度一轻,与天地自然的感知都清晰了许多,甚至可以说是无比清晰。

    远方山谷里的风声,鱼儿跃出水面时的水花声, 千里之外草原上的牛羊声, 无边森林里的哟哟鹿鸣声远在天边, 却好像就发生在眼前。

    一层层黄土落在了泰山小印上,将泰山小印完全覆盖住后, 又演化出青苔、山石、孤岛、大地,最终又变回了印章的模样,只是已经不再是当初那枚泰山小印, 而是改为了地章。

    完全显化的地章落在谢芸身上, 一重重由大地之道凝结而成的华服出现在她身上, 头顶也出现了一顶青玉白金冠。

    一头白鹿出现在谢芸身边,化作一小童,朝谢芸躬身, “恭迎地尊归位。”

    谢芸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感受着每一寸土地,每一道河流,就像是在感受自己身体上的每一寸肌肤。

    心念所至间,这片天地任她去得。

    谢芸将白鹿小童扶起,转身进山居走了一圈,看着虽然没什么变样但又处处都透露着不同的山居,心满意足。

    较之前,山居里的生机更为旺盛,天地灵机也更为灵动,一切都更加贴近自然。

    置身于山居之中,就如同回到了生命初始的地方,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宽慰与满足。

    只是这地脉与地气中,还有许多的问题。

    有些地方正在无度地开垦,小狐狸们辛辛苦苦理顺的地气,直接被那些开垦给破坏,气得狐狸脸都扭曲了,还得任劳任怨继续修补。

    有些地方正沉迷于采矿中,矿洞内地气驳杂,甚至夹杂着死气与煞气。

    被分配到此的小狐狸苦大仇深地净化着死气与煞气,好不容易净化得干净了一些,结果新的矿洞被开了出来,小狐狸就算生出三头六臂都解决不了这么多的煞气与死气而一旦煞气与死气暴动,那便是石破天惊的矿难。

    谢芸沉默良久,在山居中写下两份法诏,给那些忍辱负重的小狐狸们传了过去。

    道法虽博大,却非无穷尽,不当救应死之人。

    生与死,是轮回,亦是宿命。

    谢芸之前想的是救所有能救之人,如今观念却是变了,多了一丝的道法自然,也多了几分破而后立的勇气。

    损一人,救十人。

    杀生并非一定为恶,也可能是护生善事。

    若是她遣更多的小狐狸去梳理这些被人为故意破坏的地气,那何时才能有穷尽那些破坏地气的人意识不到问题,问题便永远不会有解决的一天。

    既然如此,不如叫破坏的人痛一痛,长一长记性,也好给其他人敲一敲警钟。

    忙完山居里的事情,谢芸才还魂到自己肉身上。

    她手肘支着桌子坐直身子,打了个哈欠,嘴角噙着淡淡的笑,虽然欢喜,但也没太多欢喜。

    心湖变得平静许多,原先总觉得登临十方俱灭境之后会如何如何高兴,如何如何激动,现在真走到这一步,却觉得也就如此。

    与她预想中不同的还有心境,她原先想着自己会变得满怀慈悲,现在却觉得不必要慈悲。

    天有天道,地有地道,各有各的道理。

    大地广博而厚重,能滋养万物善意,也能容得下万物的恶念。

    所谓地道,并非度化万物由恶向善,而是平等地看待众生。

    为善者,相助,为众人抱薪者不可冻毙于风雪。

    为恶者,必有咎由自取、自食苦果的那一天,地道不应当一位地包容包庇,而是应当送这些人去更早地食到苦果,更早地苦海回身。

    谢芸在这一刻,对神性的理解达到了顶峰。

    想想也是,人会因为七情六欲而喜乐悲苦,可神却见到了众生。

    此时此刻,彼时彼刻。

    有人在喜极而泣,盛赞命运的恩赐。

    有人在悲痛欲绝,痛斥命运的不公。

    正是喜怒哀乐的交织交杂,才有了这七情六欲横陈的人间。

    神邸高高在上地俯视人间,看多了众生的喜怒哀乐,又怎么会因为众生的七情六欲而起心动念呢

    谢芸活动了一下肩膀,粥粥推开门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毯子。

    见谢芸醒着,粥粥松了口气,动作也大了不少,“妈,你醒着啊,我爸出门的时候和我说让我给你拿个毯子进来,怕你着凉。”

    粥粥已经从当年的小屁孩一个长成了英气勃发的少年,他虽然生在苏北,却是想在蓉城,学了一口地地道道的蓉城话。

    不过苏北话也没丢下,他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周德义和孟秋菊说的都是苏北话,耳濡目染下来,粥粥的苏北话说得也很顺畅。

    谢芸同各地的人打交道,平日里说的都是普通话,她也要求粥粥学普通话这三种语言掺杂着来,再加上学校里还把英语当成了主修课,谢芸一度担心粥粥之后会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