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四章 父子相争似曾相似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现在是中书省参知政事,正是胡惟庸之前的官职。
    而在进入中书省之前,杨宪是做检校工作的,说白了,类似于监督特务性质的工作。
    工作的对象呢,正是曹国公李文忠,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
    那时候的朱元璋对于外甥李文忠长官军务并不是很放心,所以才派了杨宪去做李文忠的属官。
    果然,杨宪并没有因为李文忠是朱元璋所宠爱的外甥而有所顾忌,不多久就向朱元璋报告说李文忠不听他的话,任用儒士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干预公事。
    那时浙江作为前敌占区,许多读书人都在张士诚手下做过事,如今虽然归到了朱元璋的地盘,但对这些人,朱元璋却始终不大放心。
    一听到杨宪的报告,他立刻派人把这五个人押解进京,结果屠性、孙履被杀,其余三个人则充军发配。”
    李文忠呆在浙东时间并不长,杨宪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李文忠手下官员的动向,并一一向朱元璋汇报,他可称得上是个合格的情报人员。
    正是因为这件事,所以朱元璋对于杨宪的看法,还是相当不错的。
    “先让杨宪做右丞吧。”
    朱元璋想了想,便直接给了人事任命。
    “太子求见。”
    “宣。”
    听到朱标求见,朱元璋也是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就让朱标进来了。
    又是十天左右的调查,朱标整个人也消瘦了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并没有将这件事委托给任何人,或者说直接指挥,每件事他都是亲力亲为,每个线索也是自己亲自调查检验。
    对于涉及到国公这种级别官员的案件,朱标根本不放心任何人。
    所以,他才瘦了这么多。
    “标儿,怎么样,确定了吗?”
    朱元璋看着朱标问道。
    这案子还是之前马致远的案子,虽然都过去有一段时间,但朱元璋和朱标却一直都没放弃追查。
    朱标回答道:“回禀父皇,儿臣都查清楚了,此事冯国公没有直接插手,但他应当是知道的。”
    朱标忙碌这么多天,就是为了查清楚这么一件事。
    冯胜的侄子搞的事情,冯胜到底知道不知道,有没有做什么事情。
    现在,结果出来了。
    很现实,也很令人无奈。
    朱元璋的面色沉了下去,这事,终究还是朝着他最不想的方向发生了。
    才封的国公,竟然就出了这样的事情。
    于情于理,朱元璋都不能将这件事公开,也不能对冯胜做什么。
    马致远,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弃子,一个默默死去的人。
    但朱元璋不想这样,身为皇帝,大明之主,他在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和大明的百姓,或者说大明的万世延续之间,无比的纠结。
    他已经遇见了,以后这样的事情,恐怕会越来越多!
    自己都压不住,那么自己的儿子朱标又怎么能压得住呢?
    “父皇,难道除了就这么默许,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吗?”
    朱标朝着朱元璋询问道。
    他曾经一度想过要直接将冯胜的侄子绳之以法,但朱元璋让他只调查不处理,明摆着就是告诉他这事不能直接处理。
    对于朱元璋在这件事里的为难,朱标也是清楚的。
    但是朱标在苏璟身边学了那么久,心中也有着自己的准绳。
    苏璟对于朱标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三观的影响。
    现在的朱标,实在是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朱元璋看着朱标道:“标儿,这就是帝王之道,凡事不能以对错来衡量,你记住,大明的稳固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大明还需要他们,大明想要稳定,离不开他们,所以只能什么都不做,你懂吗?”
    朱标听着朱元璋的话语,当场反驳道:“父皇的意思是,有一天大明不再需要他们稳固的时候,就可以对他们出手了吗?到时候也可以平民愤,收取一波民心?”
    “没错,正是这样。”
    朱元璋毫不避讳的说道:“如果这样的一天真的到来了,那就需要这么去做,标儿,或许伱会觉得父皇心狠,但慈不掌权的道理,你应该明白。”
    “简直就歪理!”
    朱标看向朱元璋道:“父皇,那为什么不能现在就告诉宋国公,让他约束自己的子侄,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帮助隐瞒这样的事情呢?防患于未然的道理,难道父皇不知道吗?”
    不得不说,朱标真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朱元璋认真的听着朱标的话,面对愤懑的朱标,他表现的很平静:“标儿,你太单纯了,你知道什么叫骄纵吗?你又明白什么叫恃功自傲?”
    朱元璋何尝没有和他的兄弟们说过要约束子侄下属的话,但能听进去的又有多少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