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一章 论功行赏够不够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崔亮的反驳,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群臣登时感觉到了不对劲,朱元璋这分明就是有备而来,刚才的事,可能就是为了铺垫这个呢。
    给苏璟论功!
    这才是重头戏。
    “是,父皇。”
    朱标朝着朱元璋微微点头,然后面向
    早在大本堂,朱标便已经有了自己的小朝堂,这样的场面,对他来说,并不少见。
    “崔尚书,苏师曾培育出土豆红薯,可做主粮,只等今年分发到了各地农户手中,预计可以增收粮食,约两倍,此事,功劳有多大?”
    朱标朝着崔亮说道。
    这一开头,便是土豆红薯。
    民以食为天,大明又是封建王朝,农业为主,粮食的增产,那可是重中之重。
    两倍的粮食增产,这已经是非常夸张的存在了。
    这还是因为去年培育的种子数量,并不能够将普及到大明全境的弄明手里,否则的话,还会更多。
    当然了,作为主粮,土豆红薯肯定是没有水稻和小麦来的好吃的。
    但能吃就足够了,大明朝可没有发展到挑剔好不好吃的程度。
    土豆红薯一事,其实殿中百官不少都知道。
    一开始是马皇后在宫内种植,后来农学院建立,便一直由农学院负责培育种子的事宜。
    如此高产的作物,自然是不可能会掉以轻心的。
    但,此事的源头是苏璟,知道的人,却是不多。
    如今朱标点明,自然是震惊了不少人。
    崔亮愣了一下神,然后说道:“回禀太子殿下,苏璟此举,有益大明,功劳甚大,能仍旧不足以封伯,至少要等今年粮食出产之后,方可定夺。”
    崔亮这一番话,说的倒也没毛病。
    粮食增产,对于大明来说很重要,苏璟的功劳毋庸置疑的大。
    但总不能现在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就论功行赏了吧。
    事情要分个先后,真有功了,再论赏。
    这让一众淮西集团的官员心里,都在为崔亮暗暗叫好。
    这反驳,很到位!
    “崔尚书所言甚是。”
    朱标点点头,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缠,而是继续道:“去年的赈灾粮贪腐一案,明面上是由我主导查出了贪腐,但实际上,一切全靠苏师慧眼,发现了官粮流入市场,这才有了后续,此案之首功,当属苏师!”
    赈灾粮贪腐案!
    这在去年可是个大案子,朱元璋震怒,处理了不少人。
    当时是朱标出面主导了事件的进程,百官没想到,这件事的背后,竟然也是苏璟。
    “苏璟身为商人,为民除害,有利大明,功劳甚大,但还是不够,封伯之事,不在一城一地之间,一案一事之中,”
    崔亮缓缓说道。
    依旧是反驳,理由么很简单,就是功劳太小了。
    赈灾粮贪腐案,以封伯来说,的确是事情太小了。
    朱标毫不意外,只是继续道:“那么请问崔尚书,空印案够不够?”
    空印案!
    那才是去年最大的贪腐案子,涉及人数之广,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朱元璋的屠刀,那是半点没留情,杀的百官战栗!
    这朝堂之上的群臣,在空印案中虽然被牵连到的不算多,但依旧是胆颤心惊!
    一切,都源于朱标当时制定的反贪制度。
    现在,朱标亲口坐实了,这导致了空印案出现的反贪制度,其实根源是苏璟!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