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三章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我刚才不是说了,记者不是专门记录皇帝的,那么此前专门记录皇帝官员叫什么呢?”
    苏璟出言提醒道。
    “起居郎!”
    朱标立刻反应了过来,看着苏璟继续道:“周代是左史、右史,专门记录帝王的言行录,名为《起居注》。”
    “不错!”
    苏璟点点头。
    朱标的历史储备还是非常强悍的,只要稍稍的点一下,他就立马想起来了。
    “这《起居注》记录的就是皇帝最真实的言行,其实可以理解为皇家记者,但你会发现,《起居注》流传下来的很少,几乎找不到传世的。”
    苏璟淡淡道。
    关于《起居注》他前世因为去博物馆参观,也有所了解。
    大部分的《起居注》都失传了,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神宗《万历起居注》,但这会明神宗还没出生呢。
    朱标想了想,在脑海中搜寻了许久,的确找不到《起居注》的记忆。
    “苏师,这是为何?《起居注》明明由来已久,为何却流传不下来呢?”
    朱标疑惑的问道。
    这东西,不就是一个记录么。
    历史上那么多的典籍都传下来了,怎么就一个《起居注》传不下来。
    “牛懿,你这不应该啊,这事,不是随便想想就能明白的事么。”
    苏璟看着朱标,对于朱标的疑惑,有些不太满意。
    如此简单的事情,朱标还要问自己,实在不应该。
    朱标一愣,随即将自己代入了皇帝的角色。
    他以太子的身份代入皇帝的角色,十分的自然协调。
    但想了想,他还是有些不太懂。
    “苏师,学生还是不太明白。”
    朱标摇了摇头道。
    苏璟说道:“《起居注》的职责是什么?”
    朱标回答道:“记录皇帝的言行,防止过失,为后来的皇帝做警示之用。”
    “这就不得了,有多少皇帝能够保证自己的言行一直都是正确的呢?像是宋太祖赵匡胤这种黄袍加身的,你觉得《起居注》会如何记录?”
    苏璟淡淡道:“大部分的皇帝,都不希望《起居注》能流传下来,仅仅只是皇室自己的内部流传。”
    “而一旦出现战争,这些东西,大概率也是被销毁。”
    “咱们大明朝虽然有起居郎这个职位,但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不会容许有一个人可以随意的记录自己言行的。”
    终究还是人无完人。
    《起居注》算的上是历史,作为胜利者的皇帝,不会允许真实的历史流传。
    听着苏璟的描述,朱标默然。
    他本以为如同自己父皇这样的雄才大略开国之主,对于《起居注》这种事,并不会太过反对。
    毕竟自己父皇的这一生,哪怕是后人,谁又能指摘什么呢?
    但苏璟说大明的起居郎已经是名存实亡,他想了想,还真是。
    起居郎要记录皇帝的言行,若要力保真实,那就必须与皇帝形影不离。
    皇宫内,起居郎能活动的范围,很小。
    苏璟说名存实亡,毫不为过。
    “学生明白了,但学生还是疑惑,《起居注》是帝王言行,难以流传,这记者记录的不过是百姓之事,为何不能有呢?”
    朱标并没有将起居郎和记者联系到一起。
    一边是皇帝,一边是百姓。
    总不能说百姓也有权力去约束记者的行事吧。
    “牛懿,你以为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苏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朝着朱标问了一个问题。
    “记者记者,最重要的自然是记录了。”
    朱标理所当然道。
    苏璟点头道:“没错,记录,其实就是一种历史的书写,而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可以肆意的修改记录。”
    “一个无法记录真实的记者,不过只是工具而已,那就不是记者了。”
    在苏璟的心里,记录真实的才能叫做记者。
    否则,一概只是当权者的工具而已。
    即便是苏璟的前世,能被成为真正记者的也不多。
    记录真实。
    朱标默念了一句,然后说道:“苏师,若是按照这个标准,恐怕是无法出现记者的吧。”
    苏璟笑道:“也许吧,谁知道呢?正是因为难,所以那些选择去做的人,才显得无比的伟大。”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