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个键盘侠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这不仅仅是行人走路不好走的问题,还会影响到造纸工厂的生产效率。
    苏璟问道:“牛懿,你觉得,如果要修这条路,应该谁来修?”
    谁来修?
    朱标愣了一下,回答道:“此事应该由当地官府负责。”
    路是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墙一样,都是由官府征徭役来进行修缮。
    “说的好。”
    苏璟点点头道:“但事实上,我如果去找官府,这条路是不会有人来修的。”
    朱标刚想反驳,但想了一下,这造纸工坊虽然在溧水县内,但其实距离主城颇远。
    修路的话,找官府,官府大概率是不会理会的。
    “嗯,那就只能自己修了。”
    朱标看向苏璟道。
    苏璟反问道:“那我为什么又要自己修呢?修路的钱,可不是笔小数目。”
    朱标当即回答道:“苏师,您说过,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路修好了,才能让交通便利,对于造纸工坊而言,交通便利,便能产生更高的效益,您也能多赚钱,所以修路与您有益。”
    在苏璟的身边学习许久,朱标在这经济发面的认知,也提升了许多。
    苏璟点点头道:“不错,总结就六个字,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
    朱标重复了苏璟的这句话,只觉得简单明了,十分的精髓。
    苏璟继续道:“但牛懿,你想想,修路能让我的造纸工坊赚更多钱,是不是我交的税也更多了呢?”
    “这事,最终还是国家受益吧。按你的说法,国家受益,路是不是得由官府来修。”
    这一番话下来,朱标也是怔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错啊!
    修路最终得利的,是国家,那由官府修路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只是,朱标也是知道一些现实情况的。
    这种事,官府不会管。
    因为他们就没有这样发展的眼光。
    “苏师,官府修路的话,那必然又是徭役,这岂不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朱标朝着苏璟反问道,官府的问题,朱标认为自己可以去改变,但这徭役,不是新的问题了吗?
    苏璟笑了笑,说道:“那如果换一种方式呢?”
    “这路自然是要修的,但换一种方法,例如遭灾之年,或者收成不好的年份,官府原本应该开仓放粮,改成以工代赈。”
    “征集他们去修桥铺路,然后发放粮食,让他们得以生存。”
    “这样一来,灾民得到了救济,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完成了。”
    “到了来年,能够更好的发展生产,也能更快的度过难关。”
    苏璟又提出了一个概念,以工代赈。
    朱标仔细思考了一下苏璟所说的内容,点头道:“苏师这以工代赈的想法,确实可以,但如此岂不是事事要等天灾了?”
    以工代赈,一方面是解决了灾民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灾后生产和经济的恢复都有很好的作用。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总不能啥事都要等着发生了天灾再来做吧。
    “你考虑的没毛病。”
    苏璟点点头道:“若是丰年,难道就不修路了?该修肯定还是要修的。”
    “不过办法就又不一样了,官府可以用集资的办法,向民间借贷资金,然后再来修路,这样一来,便不是徭役了,而是正常的工程。”
    官府向民间借贷。
    朱标听着苏璟的话,只觉得是天方夜谭。
    堂堂大明朝廷,竟然向百姓借钱,向商人借钱,那不是在搞笑么。
    商人之地位,乃是士农工商最低的。
    任何一个朝代,真要没钱,那要割商人也是直接出手,怎么会有借钱的说法?
    “苏师,学生以为,这不就是变相的盘剥商人吗?”
    朱标看向苏璟道,内心也极度的不理解。
    苏璟自己也是商人,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想法?
    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苏璟在朱标的眼里,可不是这种人。
    苏璟笑道:“不不不,这和盘剥有着本质的区别。”
    “你且听我道来,这官府借贷了民间的资本修桥铺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商人赚了钱,是不是这税收就多了,税收多了,官府就有钱了。”
    “有钱便可以还钱了,到时候,不急着要钱的,那可就是借钱的人了。”
    “毕竟,官府让他们赚到钱了,这又有着欠钱的关系在,大家做生意的底气也大些。”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