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章 五皇子朱橚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94章五皇子朱橚
    大明户部。
    尚书杨思义看着朱元璋刚刚下达的旨意,那是颇为兴奋,但也带着一丝惶恐。
    这设立农学院,研究农事规律,增加亩产,改善百姓生计。
    不管怎么想,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做好了,那就是大功一件,流芳百世都有可能。
    但此乃太子朱标提议之事,光禄寺的例子,可近在眼前。
    不过相较于光禄寺卿高卢,杨思义还是轻松不少的。
    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期,杨思义便是司农卿了,后来到了设了六部,他就成了户部尚书。
    可以说,这一直都是他的老本行,干的事也一直都被朱元璋认可。
    只不过,太子为何突然会提出要设立农学院呢?
    杨思义心中疑惑不解。
    对于太子朱标,杨思义虽贵为户部尚书,但能接触到的机会也有限。
    但朱标的贤能,杨思义还是知道一些的。
    但农事这一块,之前未曾见太子朱标提及过。
    难道是哪位苏先生?
    杨思义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苏璟,也只有苏璟,才能让太子有这般变化了。
    再想起不久前朝堂之上,那反腐的各项改革措施也均是出自太子朱标之手,杨思义这心里,对于苏璟也多了几分崇敬。
    这般人物是太子的老师,实乃是大明之福啊!
    杨思义默默感慨了一句,就去筹备农学院的事情了。
    此时的大本堂内,一群皇子依旧在学习着。
    但他们的情绪,显然并不高。
    只因为太子朱标不在的同时,又在大明朝堂之上,搞出了一波大操作。
    光禄寺的事情,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
    朱标关于反腐的政令,更是被老朱当成了教材,要这些皇子好好的学习。
    信任这种东西,老朱最相信的,永远都是自家人。
    “好了,今天上午的课就到这里了。”
    随着讲师结束了课堂,皇子们也如同脱缰的野马撒欢起来。
    “二哥,快说说,大哥那又有什么新的消息?”
    “二哥,大哥是不是又弄了什么东西了?”
    .........
    一群皇子围着朱樉叽叽喳喳的问道。
    朱标不在,朱樉就是一众兄弟之中年纪最大的。
    他获取消息的途径,也要比这些年幼的弟弟们更多些。
    朱樉被围在中间,那也是颇为享受,笑着说道:“别急别急,我听说啊,父皇刚刚下旨,要在户部下面设立一个农学院,专门研究各种农作物,据说这事也是大哥提议的。”
    农学院?
    这么一个词出现在一众皇子的耳中,全都是大眼瞪着小眼,有些不太明白。
    “二哥,怎么农作物怎么研究啊?”
    “农学院我们可以去吗?”
    “农作物好玩吗?”
    “这个农学院有意思吗?”
    .....
    朱樉刚说完,他的弟弟们又如同好奇宝宝一般的问了起来。
    这就让朱樉有些愣住了,因为他也不知道。
    从头到尾,他就打听了农学院和农作物两个信息,其他的,他也搞不明白。
    “哈哈。”
    就在朱樉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时候,朱元璋爽朗的笑声传来。
    “父皇!”
    “父皇!”
    ......
    一众皇子立刻恭敬排排站好,朝着朱元璋行礼。
    朱元璋心情不错,摆摆手道:“好了,不必拘礼,我也是顺道过来看看你们。”
    “听你们这说话,对农学院好像颇有兴趣啊。”
    二皇子朱樉回答道:“父皇,是儿臣在和弟弟们聊天,正好说到了农学院,不过儿臣知道的也不多,让父皇见笑了。”
    现在的朱樉也学聪了,先认一波菜。
    不管朱元璋要不要考校,反正都和自己无关。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樉,也没多在意,而是看向其他人道:
    “你们呢,有什么关于农学院的事情想知道的,都可以问你们的父皇。”
    农学院那是朱标提议的事情,马皇后也支持,朱元璋那肯定得帮着宣传宣传。
    这都是朱标的业绩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