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章 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朱标点点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中要侍奉君王、父亲和老师,始终如一。”
    “不错不错。”
    宋濂满意道:“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
    “父亲给予生命,老师给予教化,国君给予食禄,没有他们,便没有了人,所以要一心一意的侍奉他们。”
    君亲师为人本,这也是封建社会很重要的纲常伦理。
    宋濂奉命前来讲解《国语》,朱元璋的心思显而易见。
    只是,这一次朱标却提出的不同的意见。
    “宋师,学生有疑惑。”
    朱标开口道。
    宋濂立刻道:还请太子殿下详说,臣必当讲解清楚。
    朱标问道:“只有父亲可否生下孩子,没有老师可否得到教化,没有农民可否吃到粮食。”
    一发三连问,直接问的宋濂有些懵。
    朱标继续道:“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见非母亦是不生。”
    “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每个人都是老师,教化本身就是相互的。”
    “食禄即是粮食,粮食由农民种植,从土地产出,无田无民便无粮。可见民大于君。”
    平静的论述,简单的事实。
    直接干的宋濂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我和你扯纲常伦理,你跟我论述实际情况。
    这太子的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
    “宋师,不知道可否解答学生心中疑惑?”
    朱标继续追问道。
    他当然知道宋濂来教他《国语》是什么目的,自己的疑惑也只不过换了一种角度的质问。
    知道的人很多,但说出来的人很少。
    因为能讲解《国语》的人,至少也能站在师这个位置上。
    《国语》是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工具。
    那次星空下的夜谈,朱标依旧牢记在心。
    苏璟的话语,如今得到了印证。
    “太子殿下,容臣冒昧一问,此言是否是那苏璟所教?”
    宋濂转换话头,将矛头对向了苏璟。
    朱标看向宋濂,神色平静道:“宋师何必顾左右而言他,是苏师教导如何,不是又如何?”
    “难不成他说的是错的,我说的就是对的?”
    
    喜欢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请大家收藏: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