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自臣上次因度田方式不当,引发诸多事端后,臣深刻反思,日夜难安。此后,臣改变策略,不再强行推进。”
苏然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刘禅的脸色,只见刘禅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臣先召集了谷县的乡绅、里正,与他们耐心沟通,解释度田与编户齐民对国家、对百姓的重要意义。”苏然的声音清晰而诚恳,
“臣还亲自走访田间地头,与百姓们交谈,倾听他们的担忧与诉求。对于那些对度田心存疑虑的百姓,臣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
刘禅静静地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微微皱眉,问道“那推行过程中,可还有阻碍百姓们可都配合”
苏然微微躬身,说道“陛下,起初确实仍有一些百姓不愿配合,尤其是那些家中土地较多,担心赋税增加的。臣便向他们承诺,此次度田,定会做到公平公正,赋税也会依照实际情况合理征收,绝不会让百姓吃亏。”
苏然顿了顿,继续说道,“臣还组织了专门的丈量队伍,每丈量一处土地,都让百姓亲自在场见证,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对于一些隐匿土地的行为,臣不再采取强硬手段,而是以劝说为主,让他们主动改正。”
刘禅微微颔首,说道“如此甚好。那如今度田与编户齐民进展如何”
苏然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回陛下,经过臣与一众官员的努力,谷县的度田与编户齐民工作已顺利推行下去。如今,大部分百姓都已认可并配合此项工作。度量出来的田地数量比之前预估的多出不少,新增的编户齐民也有数千之众。”
刘禅听完,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苏然,你能从之前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做出改变,实乃难得。度田与编户齐民,关乎我大汉的根基,切不可马虎。你能让谷县的局面得以扭转,朕很是欣慰。”
苏然心中一阵激动,连忙跪地,说道“陛下圣明,臣能有今日之转变,皆因陛下的教诲与宽容。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随后,刘禅在苏然的陪同下,走进谷县县城。
街道上,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眼中满是敬畏与好奇。刘禅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度田与编户齐民之路虽充满艰辛,但只要官员们用心去做,百姓们终会理解与支持。
在谷县的这几日,刘禅深入民间,亲自查看度田的实际情况。
他走进农田,与正在劳作的百姓交谈,询问他们对度田的看法。
百姓们纷纷表示,如今度田公平公正,赋税合理,他们的生活也有了盼头。
刘禅还视察了编户齐民的登记工作,看到登记册上详细而准确的信息,他对苏然的工作更加认可。
离开谷县时,刘禅再次对苏然说道“苏然,你要继续保持,将谷县治理好。朕期待你能做出更大的成绩。”苏然跪地叩谢,望着皇帝仪仗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将谷县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而刘禅,也带着对谷县度田成果的满意,继续踏上了他的巡视之路,为大汉的繁荣稳定,探寻着更多的可能。
之后,刘禅巡视洛阳各县。
转了一圈之后,又重新回到洛阳城。
刘禅身着便服,带着一小队侍卫,悄然离开了队伍。
他们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宛如普通百姓。洛阳城的街道热闹非凡,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人来人往,一派繁荣景象。
刘禅漫步在街头,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他走进一家米铺,与老板攀谈起来“老板,近来生意可好这米价可有变动”
米铺老板见是一位衣着普通却气质不凡的客人,连忙热情地招呼道“客官,托陛下的福,如今生意可好啦!这米价也稳定得很。听说啊,朝廷刚完成度田,以后咱百姓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刘禅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欣慰。接着,他又来到一处农田。
田间,农夫们正辛勤劳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刘禅走上前,问道“老乡,今年收成如何这新度的田,对你们可有好处”
农夫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憨厚地笑道“好着呢!新度的田,让咱知道了自家到底有多少地,心里踏实。而且听说以后赋税也会更公平,俺们干活都更有劲儿了。”
刘禅在巡视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坐在街边,看着过往的人群,眼神中透着满足。
刘禅走上前去,与老者闲聊起来。老者感慨地说道“陛下圣明啊,如今天下太平,又搞了这度田、编户齐民,咱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老身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光景。”
刘禅听着老者的话,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彻查数据真实性的决心。
一个月的巡视转瞬即逝,刘禅乘坐着那辆装饰华贵的马车,缓缓驶回皇宫。
宫门前,一众太监宫女早已整齐排列,恭迎天子归来。
刘禅走下马车,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略显疲惫却依旧挺拔的身姿。
他的眼神深邃,透着巡视归来后的思索与沉淀。
刘禅径直回到御书房,稍作休息后,便命人传旨,召集大臣们进宫议事。
不多时,大臣们纷纷身着朝服,神色匆匆地赶来。
御书房内,气氛庄重而严肃,巨大的书桌摆满了各类奏章,墙上悬挂着大汉的疆域图,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大臣们鱼贯而入,整齐地跪地行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禅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