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此刻的洛阳,尚未被战争的阴霾所侵扰。城池内外,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安定,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城内,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色旗帜迎风招展,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行人络绎不绝,或穿着华丽的服饰,或背着沉重的行囊,或成群,或独自漫步,都在享受着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
马车、牛车穿梭其间,车轮滚滚,马蹄声声,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市集中,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新鲜的果蔬、香浓的糕点、精美的手工艺品,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商贩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展示着自己的商品,而顾客们则或挑剔或欣赏,或讨价还价,或爽快购买,热闹非凡。
城外,田野广袤,稻谷金黄,一片丰收的景象。
农人们忙碌着,收割着辛勤耕耘的果实,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孩子们在田间地头追逐嬉戏,欢声笑语此起彼。
洛阳皇城,巍峨壮观,红墙金瓦,在朝阳的影射下更显庄重与神秘。
太子宫位于皇城深处,这里不仅是魏国太子曹叡的居所,更是他监国理政之地。
自曹丕病重,曹叡已监国一个多月,这段时间里,他深刻体会到了大权在握的滋味,那是一种让人痴迷、让人沉醉的感觉。
然而,四面战事不顺,魏国有覆灭的危险,这让他不得不收起所有的享乐之心,全身心投入到国事之中。
太子傅郑称,如今也是熬到头了,他虽年迈却精神矍铄,此刻正站在曹叡的案前。
他的眼睛非常明亮,仿佛能洞察一切。
郑称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尚书台属官将两箩筐的各地奏章递送上来。
这些奏章,有的厚重,有的轻薄,但每一份都承载着地方官员的期盼和百姓的诉求。
“先处理了这些奏章,再处理军报。”郑称的声音虽有些沙哑,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曹叡虽然年轻,但肩上的担子却异常沉重。作为太子傅,他有责任引导曹叡走向正确的道路。
曹叡苦笑一声,他何尝不想像其他皇子一样,享受生活的美好?
但现实却不允许他这样做。在父皇曹丕没死之前,他必须勤政,必须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决心,以稳固自己的太子之位。
权力场中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他如今能够监国,其中的艰辛,或许就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伸手拿起一份奏章,仔细地阅读起来。
奏章上的字迹清晰有力,但内容却让他眉头紧锁。
这是一份关于边疆战事的奏报,描述了魏军在与蜀吴两国的交战中连连失利的情况。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
自己不能慌乱,不能让郑称和其他的官员看出自己的软弱。
他放下奏章,又拿起另一份。
这份奏章是关于民生问题的,写了徐州百姓因天灾人祸而生活困苦的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曹叡处理着一份又一份的奏章。
夜幕降临,太子宫内灯火通明。曹叡还在处理着奏章和军报,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他的眼神却依然坚定。
郑称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
这个年轻的太子有着非凡的才华和坚定的决心,若他能一直如此勤政,魏国又怎么会被灭呢?
终于,当最后一份奏章处理完毕时,曹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抬头看向窗外,夜空中繁星点点,仿佛在为他加油鼓劲。
“师傅,今夜歇息罢。”
郑称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辛苦了。”
处理了一天的朝政,曹叡感到身心俱疲,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沉重的铅块上。
月亮披拂下无尽月华,却似乎无法驱散那笼罩在心头的阴霾。
他踏着缓慢而沉重的步伐,渴望在太子宫中找到一丝安宁,然而,刚踏入宫门,一阵萧瑟凄惨的琴声便如寒风般穿透了他的心扉。
那琴声,低沉而缠绵,如同秋日里最后一片落叶,在枝头挣扎,最终无奈飘落,带着无尽的哀愁与不舍。每一个音符都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段往事,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悲叹。琴声之中,还夹杂着隐约的吴曲吟唱,那声音虽细若游丝,却清晰地传递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让人不禁心生凄凉。
曹叡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不悦,他加快脚步,穿过曲折的宫廊,直奔宫中的凉亭而去。
凉亭位于一片精心打理的花园之中,四周环绕着各色花卉,但在此刻,那些绚烂的色采似乎都失去了光泽,只留下一片片黯淡的影子,与这凄凉的琴声相得益彰。
凉亭内,石桌石凳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露水,显得格外清冷,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步入凉亭,曹叡一眼便看到了坐在石凳上的孙鲁班,她的面容如冰雕般冷峻,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在她的周围,是几个从吴国随她而来的侍女,她们一见曹叡,连忙慌乱地行礼,脸上写满了惊恐与不安。
“奏靡靡之音作甚?”曹叡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目光紧紧锁住孙鲁班,试图从她平静的外表下窥探出一丝波动。
孙鲁班缓缓抬头,面若冰霜,她的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思念故国而已。”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