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77章 老孙独白  寒门仕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林方政默默点了点头,这个政治上的最大的倾向性,他怎么能不懂呢。

    孙卫宗接着感慨:“当然,也有我自己的原因。急流勇退吧,当了一辈子官,累了一辈子,该提前休息,去看看大好河山了。怎么说呢,命运就是这样捉弄人。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压根没想过我会走到今天。当时就一门心思把事情做好,要说当官,能当个县领导就是烧高香了。没成想,这阴差阳错得到组织重点培养,一步步走到了这个位置。”

    林方政认真聆听,不住点头。果然是某位首长说得好啊,“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靠自我奋斗,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历史和时代的进程。”

    在那个大学生稀缺的黄金时代,像孙卫宗这种有学历、有知识、有能力,又善于学习、政治上成熟的年轻干部,又恰好赶上干部年轻化的风口,自然能脱颖而出。一旦年轻走上关键领导岗位,接下来的路就顺畅了。

    孙卫宗深深吐出一团烟雾:“所以我第一次知道你,了解你为了村民不惜任何代价,甚至冒着被开除的风险。那时候,我真感到意外。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现实,都在想着怎么走捷径,居然还有你这样的年轻干部。在你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后面的事你都知道了,我设置了很多磨难去考验你,就是想磨砺你的心志。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我女儿在和你谈恋爱,换成别人,我就没那个精力咯。”

    这番话,是孙卫宗一直藏在心里的独白,林方政还是第一次听说。难怪孙卫宗对自己一直展现好感,原来是自己和他年轻时太像了。关照自己,何尝不是和曾经的自己再来一次跨时空的心灵对话呢。

    林方政没有打断,孙卫宗继续说:“世人都认为,当官是最容易的事了。但实际上,抛开那些乌烟瘴气、明枪暗箭,稍有不慎就跌落深渊的斗争不说,就说干事创业,真正当一个对地方、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好官,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每一次改革,都是现有利益的重构,都伴随着无数的风险和阻力,可以说是焦心劳神、心力交瘁。累,是真的累。压抑自己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这么多年,是时候趁着黄昏未落,找回自己咯。再说了,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这些老骨头,终究是要把舞台让出来给你们年轻人的。”

    今天真是破天荒了,林方政第一次看到如此多愁善感的孙卫宗。在以往印象中,孙卫宗一直是那种沉稳如山、目光如炬、洞察一切的老者形象,今天这番话,再次让林方政认识了孙卫宗的另一面。原来他也是一个感慨万干、追求自由洒脱的人啊。人呐,真是复杂。

    真不知这些年他是怎么过来的,将自己的最真切感受全都藏于心底,不向外吐露半点。体制的压抑,真是太强大了。

    林方政想到,自己在走的路,何尝不是孙卫宗来时的路呢。回想自己心态上的转变,每天和各色人等斗智斗勇,也很累。自己也在不知不觉向世界关闭了内心真实感受。

    “行了。这些话,我跟老领导说过,你算是第二个人了。等过两年我退休了,你们正好把嘻嘻接回去,一辈人不管两辈人的事,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也要跟你妈趁着身体硬朗,出去游山玩水了。”

    “嗯。”哪怕孙卫宗换成了轻松的语气,林方政还是沉浸在他即将卸任的遗憾中。

    林方政能理解孙卫宗的心态,但作为旁人,终究是难免感到遗憾。他原以为,孙卫宗好不容易走到这个位置,再往前一步接任省委书记,距离最高层也就剩一步之遥了。

    倒不是他有什么坐享其成的想法,觉得孙卫宗要是能上副国,自己也能平步青云。而是单纯出于官场中人的感慨,谁不想问鼎天下呢。

    看来,这个梦想只能自己去努力了。

    “说说你自己吧。以后的方向,有没有想过?别说什么服从组织安排,自己也要有有点想法。”

    “倒也有过一些想法。”在孙卫宗面前,林方政不隐藏,“朗新结束后,我想离开朗新。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回省里。您知道的,朗新的小县制改革是省委的一次试点,试点成功后肯定是要推广的。我想去省里主推这项工作,在全省符合条件的县城全面铺开改革,争取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全省的改革复制推广。”

    “为什么?你不想换领域锻炼?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纪委书记,没考虑过?”

    这几个职务,孙卫宗是有依据的。宣传部长是林方政本应该兼任的职务,暂时被搁置了。组织部长也可以,林方政这一块本就干过组织部副部长。政法委书记和纪委书记也合适,就林方政的专业而言,也算对口。如果转任去省委,不出意外就是一个省委编办副主任。对于一个市委常委来说,这不是一个好出路。

    “爸,您说的这些,我都有想过。但我是这么考虑的,如果只是为了官场进步,我完全可以争取一个市委副书记或者常务副市长,再下一步就能上任正厅。但我还是觉得,比升官更重要的,是历史留痕。我们国家那么多官员,真正能青史留名,让群众记忆深刻的,又有几个呢?如果能在我的主导下,把小县制改革推广全省,将来不单是这些县里的老百姓会知道我的成绩,今后哪怕是在全国,凡是提起小县制改革,都会知道秦南的先进经验,也就都知道了我。政治生命这么短,我不想只是为了升官而升官,要让历史记住我这个官。”

    孙卫宗笑了:“看来你更想求名。”

    “也可以这么说吧,可能想法还不成熟,您尽管批评。”

    “这有什么可批评的,相反我觉得你很成熟!”孙卫宗郑重道,“与其做一个昏昏碌碌的官迷,不如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官。再说,求名也是求前程,名声有了,自然也就升官了。你的选择,没有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