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消费拉动经济  大明:长生国师,朱元璋吓坏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朝天宫学习几天礼仪后,魏光终于毕业了。

    他走在大街上,看着车队来来往往,人潮汹汹,即便没有强迫症,他也想在十字路口搞个红绿灯。

    这是个不错的想法,以后可以搞搞。

    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搞钱。

    想要发展经济,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以应天府的财政,根本不足以支撑他想要的变革。

    “京城太无聊了啊。”

    “连烧烤都没有,还不如我们县城。”

    钱守业打着哈欠,对这几天的吃食很不满意。

    “大人,什么时候将我们县城的餐饮业搬到这里?”陶小树也忍不了了。

    正所谓,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吃过德宁县的美味后,即便是京城的食物似乎也变得难以下咽了。

    “放心,要不了多久的。”

    魏光身穿常服,继续巡视大街。

    他还在观察,找到“搞钱”的切入点。

    傍晚,夕阳西下。

    魏光转了一天,发现并没有好的搞钱点子。

    就在他准备回衙门时,突然在街道上发现了一家钱庄。

    “钱庄有了。”

    忽然地,魏光眼睛一亮。

    他想到搞钱的办法了。

    在后世,人们普遍认为军火、违禁品是最暴利的行业。

    但魏光窃以为,银行才是真正的暴利行业。

    这钱庄不就是银行的前身吗?

    尽管现在的钱庄具有地域性、区域性限制,但这可难不倒他。

    魏光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他立刻转身离开了。

    “大人,这不是回衙门的路啊,我们要去哪?”陶小树问。

    “驸马府。”魏光道。

    约莫半个时辰后,三人来到驸马府邸。

    钱守业前去敲门,约莫几分钟后,一名家丁拉开大门,还没来得及说话,钱守业就说道:

    “府尹魏光魏大人拜会驸马,请麻烦通禀。”

    说话间,钱守业掏出几两银子塞到了家丁手里。

    “请几位大人稍等。”

    家丁并没有收银子,转身去通报了。

    三人并没有等待多久,那家丁迅速回来,低声说道:

    “几位大人,驸马不便会见大臣,请几位大人回府,他自会乔装相会。”

    “多谢。”魏光拱了拱手后离开了。

    回到应天府衙门,又过了半个时辰,乔装成侯爷、驸马的朱元璋父子来了。

    “魏大人,你可真会挑时间啊,这马上就要宵禁了。”朱元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要我说,就不应该有宵禁。”魏光嘀咕道。

    “这里不是德宁县。”朱元璋不悦道。

    朱标接过话来,问道:“魏大人,这么晚叫我们有事吗?”

    “当然有。”魏光兴致勃勃,道:“我已经想到搞钱、不是,想到发展经济的办法了。”

    “如若成功,应天府的经济发展至少提升好几倍。”

    “哦?这么就有办法了?”

    父子俩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

    魏光才来几天吧?这么快就想到办法了。

    到底是这家伙太聪明了,还是以前的府尹太笨了。

    “说说看。”朱元璋来了兴趣。

    魏光整理好语言,继续说道:“首先要搞钱,有了钱才能促进消费,有了消费才能拉动经济,所以我打算搞一个钱庄。”

    “消费?经济?”

    父子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得不说,尽管已经认识魏光很久了,但还是搞不清这家伙天马行空的想法。

    见两人一脸懵逼,魏光大脑快速转动,得想个最简单的办法让这两人弄清楚消费和经济的关系。

    良久,魏光将一支毛笔放在桌面,说道:“侯爷,驸马,这支毛笔现在就是农民,工匠。”

    说完,他又将砚台拿了过来:“这是商人。”

    最后他取出一枚铜板,开始说了起来:

    “现在我将钱给了农民,工匠,他们会干什么?”

    “他们会去消费,购买东西,之后钱就会流到商人手里。”

    “有了钱商人会干嘛?”

    “他们会继续扩大自己的生意,然后雇佣更多的工匠、农民,如此一来,工匠农民再次消费,我的这枚铜板只是在这个经济链中流了一圈,钱没有变多,但也没有变少,可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就是消费与经济?”

    朱元璋听着听着就挑起了眉头。

    “对的。”魏光赞许般点头:“但这还不是重点。”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