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1章黄河清,圣人出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陆渊走进御书房的时候,朱元璋少见地并没有在批阅奏折,而是静静地望着桌上的巨大地图。
    朱元璋抬头,狠狠道:“陆渊你可知道便是因为你,导致卫辉、大名两府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陆渊已经习惯了老朱的甩锅本事!
    之前自己是保证黄河百年不泛滥,但自己只修了开封段的河道,卫辉、大名两府的河道根本没修,这怎么能怪到他头上。
    原本是打算今年初开工的,但漕运衙门为了保证漕运,处处横加阻拦,这就导致一直没修成。
    但老朱这牛脾气,和他硬顶那是自己找罪受。
    陆渊直接认下了:“微臣罪孽深重,自罚去修河堤,黄河一日不海晏河清,臣一日不踏足京城!”
    朱元璋没想到陆渊这么痛快,顿时露出笑容来:“好!”
    但马上,老朱就反应过来不对了!
    什么叫黄河一日不海晏河清,一日不踏足京城!
    黄河从秦岭、太行而出,本就带上了泥沙,一斗水倒是有半斗泥,想要让黄河海晏河清这如何可能做到!
    这小子为了逃婚是想破了脑袋啊!
    “你小子,咱差点就着了你的道!”朱元璋一拍桌子。
    “《推背图》预言黄河清,圣人出!你还想做圣人不成!”
    “咱不用你去修河堤,只是让你出出主意而
    已!”
    “陛下,这不过是无稽之谈。”陆渊说道。
    “什么黄河清,圣人出,这都是那些文人吹捧皇帝而已。”
    “比如前宋徽宗,这个十足的昏君,在位26年间,黄河之水竟然变清了三次!这能说明他是圣君吗?”
    “大观元年,乾宁军言黄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昼夜,诏以乾宁军为清州。”
    “正好是那完颜赵构出生之时,但这赵构能说是圣君吗!”
    “你小子,别扯其他的了,快说说有什么主意!”朱元璋耐不住性子道。
    在陆渊来之前,传旨的太监就已经和他说过了情况。
    陆渊倒是不会不明所以。
    他来到桌前,手指拂过地图:“我倒是有一个彻底根治的办法,但不知道陛下有没有魄力去推行!”
    朱元璋瞪着眼睛:“什么法子!”
    “恢复黄河故道,使其不再侵夺淮河。如此黄河、淮河各行其道,水流通畅,方才是百年之计!”陆渊沉声道。
    “你当咱不想彻底地治河吗!但黄河都改道几百年了,一些故道都已经变成了村镇,河流也已经填平!”朱元璋嘶哑着嗓子道。
    “何况,就算恢复故道,数百里的淤河,用人力浚挖,不啻愚公移山!多少民夫都不够往里填的!”
    “就算咱愿意干,那么挖出的泥沙又如何安
    置!”
    “这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陆渊直直地看着朱元璋:“陛下可知道未来黄河被大明朝称为什么?”
    “善淤、易决、善徙的恶河!黄河桀骜不驯的名深深地刻在大明士大夫的心中。”
    “但黄河在华北平原上也曾经长期不徙,有近千年的安定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为何大明朝的士大夫看不到,人们不会罪己,只会罪河,因为河不会开口。”
    “大明朝治河是最失败的两百多年!”
    “你!你混账!”朱元璋额头的青筋都冒了出来,已经是怒极。
    陆渊却是继续说道:“有元一代,贾鲁治水足以彪炳史册,流芳千古。”
    “大明朝倒是出了个潘季驯,但无奈大明自有国情在。”
    “河道侍郎不但要保黄河,还要保运河,保凤阳府!”
    “潘季驯倒是提出了方案,束水攻沙!”
    “当时,清口以东的黄河河道历经四百余年的淤积,高度已经到了一个淮河无法正常汇入的地步,淮水停潴在清口以西,逐渐成为一个叫洪泽的堰塞湖。”
    “潘季驯的方法就是,将这个堰塞湖利用起来,增加水量,抬高水位积累势能,然后在清口泄入黄河,增加黄河的水量,再约束好黄河河道,实现对黄河河床的切削,同时为清江浦以南的漕运提供必要水
    源。”
    “而为了保护祖陵,再用人力围绕堰塞湖修一圈堤坝,为了防止堰塞湖向南溃堤冲毁漕运,堰塞湖南岸的堤坝重点修筑。”
    “如此,黄河不泛滥,运河有水,祖陵没灾。”
    “然而就苦了淮河,给黄河运河供水必然要抬高洪泽的水位,然而洪泽本身是淮河河道的一部分,在此平地起水坝,必然造成淮河自三河尖以下河段的水位全面抬升。”
    “这让本就容易溃堤泛滥的淮河雪上加霜。”
    “果然,这项工程完工不到五年,淮河大水,危急大明祖陵。”
    “之后接连三年大水,第三年的洪水更是淹到了大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