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5章 庭议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户部的一个员外郎听得怒从心起:“沈万三,你以为自己已经垄断了海外商道,便有恃无恐吗?”
    沈万三摇摇头:“草民说这些并非为了显示威风,只是向陛下道明事实而已。”
    沈万三接着又看向那位户部员外郎,“大人可知道一口铁锅价值多少?”
    户部员外郎皱眉道:“国朝生铁富足,一口铁锅不过七分银,便是普通百姓也能买的起。”
    沈万三呵呵一笑:“我国朝地大物博,自然不缺铁,是以铁价低廉。但这铁锅若是运往扶桑,便是一口一两的价格,还是有价无市!”
    闻言,朝廷之上都是大吸凉气的声音。
    这一趟就是十多倍的利润,而且这还是转手倒卖的价格,若是自己生产铁锅,那成本就更低了。
    “呵呵,南洋诸国,最是喜欢佛山的铁锅,在国外可是紧俏货!”沈万三说道。
    “而茶叶,漆器等更受那些贵族追捧,可换等重的黄金!”
    这下,就连那些武将也是瞪大了眼睛。
    这里面是多大的利润!
    难怪听闻东南沿海有诸多富商与倭寇勾结,这他娘的就是躺着捡钱啊!
    “沈万三,你继续说。”朱皇帝淡淡地看着下方官员的反应。
    沈万三接着又介绍了,丝绸、茶叶、瓷器、漆器、茯苓、棉布、麝香、胭脂水粉、砂糖、
    珍珠,这些国外商人最喜欢的产品,听得那些大臣都是咋舌。
    其中的利润太惊人了!
    此时,茹太素出班奏道:“启禀陛下,近海之人不下千万,然多数群山恶水,百姓多以从事晒盐之业,生活困苦。”
    “禁海原为倭寇横行,然禁海以来,倭寇逾演愈烈,一些百姓难以为继,甚至加入倭寇,劫掠沿海。”
    “如今信国公横扫东南倭寇,海内承平,微臣以为,正是开海之时!”
    李善长不禁看了茹太素一眼,这个老家伙竟然这么快跳了出来。
    随即,他内心一动,这怕不是和皇帝演的双簧!
    而朱皇帝召集沈万三,便是为了开海禁!
    李善长想通这点,立即出班道:“启禀陛下,海亦大明之疆域,陛下在沿海广建卫所,派军户驻守,耗费甚大。”
    “若是开海,大明水师横行四海,宣扬陛下威仪,必定令四方诸国臣服,不敢来犯。”
    “如此惠及沿海千万百姓,又富足国库,乃是利于万民之计也!”
    眼见文官之首的李善长都赞同了,众多官员也是纷纷跟上。
    “臣等附议!”
    “李大人有先见之明!”
    “陛下,请开海禁!”
    朱元璋轻轻捻着胡须,十分满意。
    剿灭了东南倭寇,开海禁的阻力已经很小了,如今又有茹太素起头,甚至不
    用朱元璋开口,众多文官便是纷纷请开海禁。
    但也只有一些江浙官员暗暗不满了,他们与东南富商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朝廷开了海禁,那海贸的巨利就不是他们独吞了。
    不过开了海禁,与外国商人经商也不用偷偷摸摸,算是有利有弊。
    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热烈,茹太素也是拿出了准备好的腹稿,很快敲定了其中的细则。
    朝廷在宁波府与松江府两地开放通商口岸,新建港口、治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督饷馆对私人海外贸易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出海贸易的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
    此外,对扶桑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扶桑。若私自前往,则处以“通倭”之罪。
    另外,在户部之下设立海务局,沈万三为海务局监督,秩五品。
    而沈万三愿意将所有船只,及其海上商道全部交予朝廷。
    这让大部分反对沈万三这个商贾为官的官员都是闭上了嘴巴。
    大事议定,朱元璋十分满意,便是准备宣布退朝了。
    便在这时,一个言官出列:“启禀陛下,微臣弹劾河南赈.灾大臣中饱私囊,以麸糠当做灾粮,河南百姓怨声载道,民愤冲天!请陛下立即
    处理此人!”
    而工部之中,也是有一位官员出列:“启禀陛下,河南赈.灾大臣不通治水,妄图缕堤以束其流,岂不是反至水患更为猖獗!”
    这话一出,朝廷百官都是议论纷纷,他们哪里听过这样治水的!
    黄河水本就泛滥,若是在收紧河道,岂不是河水年年决堤!
    便在陆大人已经将详细的治水之策呈上给本宫了。”
    “诸位便听一听陆大人的治水之策。”
    “黄河水浊,河水一斗,沙居其六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