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舌战群儒  季汉之乱世虎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大江之上漂泊了几日,陈达终于踏上了江东的地界,鲁肃在柴桑县衙附近的驿站给陈达寻了一间上好的客房,安顿好陈达的住宿问题,便去吴侯府上向孙权汇报情况。

    鲁肃刚来到吴侯府上,就从门卫的口中得知了江北有使者前来的消息,这位使者刚刚正在孙权面前夸夸其谈。鲁肃的到来令正处于彷徨之际的孙权有了些许慰藉,急召鲁肃紧堂议事。

    鲁肃来到堂前,从孙权的手中接过了使者带来的檄文,“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襄阳,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檄文中虽然尽是与江东盟好之意,但是明眼人都能过看出其中的威胁,荆州若失,曹操便可顺江而下直取建业,哪里还顾得上盟约之情。若是答应了曹操的要求,基本上就是表示,你很强,我不是你的对手,现在我乖乖地向你投降,请你饶我狗命。

    鲁肃看完之后眉头紧皱道:“那使者何在?那主公以为如何?”

    孙权道:“那使者已被我安排在他处,檄文之事诸位大臣正在商议,还未有定论。”

    这时文臣之首张昭站出来说道:“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征战四方,若是与其对抗,实是逆天而行,在大义上便已是输了一筹。况且主公能够对抗曹操的最大优势便是长江天险,可是现在荆州旦夕即失。到那时,长江之险,将与我共有,我等难以与其对抗。以我看来,不如向曹操请降,尚可保全性命。”

    张昭言毕,其余诸位谋士皆是随声附和。孙权脸色变得十分难看,紧紧握着手中长剑,愤怒的双眼简直要喷出烈火。

    张昭又作死继续说道:“主公不必多疑。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

    孙权见鲁肃没有说话,以为鲁肃也是和张昭等人持相同看法,心中的怒火转化成一阵悲凉,长叹一口气,起身回到了内室。

    张昭还有追上去继续劝说,鲁肃急忙起身拦截,慌乱之中差点跌了一个跟头,抓住张昭的衣角道:“主公似有不悦,子布还是暂且退下,檄文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待张昭等人退下之后,鲁肃才来到内室,这里面已经被气极的孙权砸得乱作一团,孙权正在座位上气呼呼地嘀咕着什么。

    孙权抬头看到鲁肃来了,忙起身快步向前,欲言又止,只是不住得叹息。

    上前抓住鲁肃的手道:“父兄基业今日难道要葬送在我的手上?”

    鲁肃急忙劝道:“主公不要将张昭之言放在心上,要我来说,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

    孙权不解其意,问道:“为何?”

    鲁肃答道:“如果我等降曹,成为一州、一郡之长绝不是难事。主公若是降曹则大事休矣,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若是再想南面称孤岂不是痴心妄想,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主公不要放在心上。”

    孙权听后长叹一口气道:“曹操大军百万,连袁绍都不是其对手,我们该要如何和他对抗。”

    “不然,曹操虽然势大,却也不是无敌于天下,荆州刘备已经占据襄阳、南郡、江夏三郡,将曹操阻于汉水以北。现在刘玄德手下能士陈仁恭正在驿馆歇息,此人曾在汉水以北与曹操周旋数日,大破曹军先锋多回,威震荆襄。在来江东的路上我曾与其论道,确是一位身负大才之士,主公有何疑惑可以咨询与他,必可解惑。”

    孙权闻言大喜,道:“明日可召其前来,先于诸位谋臣见面,然后我再升堂议事。”

    鲁肃当晚到驿馆将孙权召见的消息通知给了陈达。陈达问道:“听闻江北有使者到来,吴侯有何想法。”

    鲁肃答道:“曹操欲劝我主共伐荆州,其中之意仁恭你不难明白,哼!我江东英杰岂会屈从于曹操。”

    陈达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说道:“先生曾言,孙将军已经整合江东,如今大敌当前,想必江东必是铁板一块,上下众志成城,一心向外,誓要与曹操决一死战吧!”

    鲁肃老脸一红,陈达这一问让他有点不知所措,尴尬地说道;“也不尽然,众臣中有其他意见者颇多。”

    陈达撇撇嘴,有些阴阳怪气说道:“众臣无法一心对外,恐怕与战不利。”

    鲁肃叹了一口气道:“曹操势大,我主不知荆州情况,一时间难以一决,仁恭明日见了我家主公千万要慎言。”

    “哦!明白明白,子敬之意我以尽知!”

    鲁肃拱拱手道:“那一切便拜托仁恭了。”

    到了第二天,鲁肃早早的就来拜访陈达,带着陈达来到议事厅,此时江东的一班大臣早已经峨冠博带,整衣端坐。鲁肃首先将陈达引荐给诸位大臣,然后又将各位介绍给陈达认识。

    张昭见陈达衣着朴素,年不满二十,一脸稚相,心中顿其轻视之意。开口问道:“敢问先生是何出身?”

    陈达心想,真不愧是世家大族纵横的东汉末年,上来就问出身。

    陈达回道:“微末之身,不敢妄言家世。”

    张昭又问:“不知先生年岁几何?”

    陈达答道:“一十有七。”

    厅中众人闻声皆大笑不止。

    张昭亦讪笑道:“刘备军中无人矣,竟派一小童前来,莫非轻视是我江东?”

    陈达不屑地说道:“先秦丞相甘茂之孙甘罗,十二岁时出使赵国,屡设妙计,助秦国得赵十几座城池,凭此功勋,被秦王拜为上卿。与之相比我已经算是年长了。”

    陈达知道张昭是江东首席谋臣,此次若是不能将其驳倒,江东之行将会毫无收获。

    张昭又开口道:“听闻先生师从诸葛孔明,刘玄德三顾茅庐请得孔明出山,自以为如鱼得水,志在席卷荆襄,怎么在新野见到百万曹军就望风而走?”

    陈达拱手朝荆州方向拜道:“刘琮孺子一个,听信佞言,暗自投降,引狼入室,我主一时无知败于新野。今我主屯兵襄阳,虎踞江陵,别有良图,不是等闲之辈可以识得的。”

    张昭辩道:“刘豫州常望:今得孔明,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