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九章 湘南大乱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49章 湘南大乱
    郴州,别称福城。
    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地带,素有湘南南大门之称。
    九仙二佛之地说的便是郴州了。
    那位蒲潭先生曾静、弟子张熙,此刻正带着五十多号人在永兴县城外一处破庙,学那些话本戏剧里的梁山好汉在此聚义。
    这些人中既有贫寒士子、也有穷苦百姓。
    可以说,除了曾静、张熙姑且算是史书有名外,整个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曾静位居主座,看着下面几十号人或站着,或席地而坐,全都眼瞅着自己,怎么看怎么心里别扭,却还是强装镇定道:“诸君,眼下伪清已是风中残烛,我大明圣天子顺天应命,实为真龙之主。”
    “未来必可扫清天下,荡平寰宇。我等现在趁势起兵,便是勤王之忠臣义士。圣天子是不会亏待我们的!”
    眼见众人没有反应,张熙开口说道:“起事做明人,不仅没有苛捐杂税,明皇上还会给咱减税减赋废徭役!”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终于振奋欢腾。
    这些人虽是被曾静、张熙串联过来的,但只看其中混有大批贫寒士子与穷苦百姓,就能晓得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赋税二字上。
    湖广熟,天下足,并不是说湖广真的很富庶。
    隆科多又要练兵,又要铸造兵甲,还要支绌北方粮草。
    这负担可全都在两湖百姓身上。
    两湖地区百姓早就已经怨声载道,不要觉得离谱,毕竟昔年所谓很有钱明末的江南地区,也曾一度被崇祯的三大征弄的民怨沸腾,还激起了一位士子造反。
    现在,张熙说了,只要起事造反做明人,就没有苛捐杂税,还能减税减赋废徭役。
    这样好日子上哪儿找去?
    至于是不是假的,秀才公和举人老爷怎么会骗他们?
    “起事做明人,明皇上万岁!”
    “明皇上万岁!”
    “明皇上万岁!”
    “……”
    一行五十人,并不同步的在这屋子里头乱喊。
    几轮呼喊过后,不光是下面的乌合之众士气被抬上来了,就连曾静的情绪也被带动。
    振臂一呼,一呼百……五十应。
    大丈夫,生当如此也!
    就这样,曾静、张熙带着这五十来号人,正式起事。
    本来还要歃血为盟,切牛耳喝牛血,但耕牛弄不到。
    而且无论曾静、张熙,都自诩正统读书人,怎么能干此粗鄙之事?
    就这么一番不伦不类,三言两语之下,曾静、张熙比历史提前了七年起事了。
    还比历史上俩人被岳钟琪卖到北京城要好的多,因为他们真召集了几十号人跟他们造反。
    拢共五十号人,最好的兵器就是把柴刀了,剩下的人拿什么的都有,就连曾静也象征性抓了把菜刀在手。
    仅从装备与组织度来看,简直就是乌合之众啊!
    一行人从城外聚义的破庙中离开,径直就往永兴县城奔去。
    还未至城门口,两个城门兵丁就发现了他们。
    但这两个兵丁都没多想,毕竟,这五十几人看似是跑在一起,但曾静、张熙等读书人穿的太好了,与那些货郎、苦力等格格不入。
    谁会想到这两波人会混在一起?而且还是要造反。
    再者,为首的曾静更是县学老师,有正儿八经官府身份在,平日穿衣出门也早都习惯了穿着县学老师的样式,连辫子都没剪。
    县学老师那也是官,自不是这几个区区看门的丘八惹得起的。
    两个城门清兵正欲给曾静放行,曾静却是忽然掏出菜刀,举刀大呼:“大明万岁!尔等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
    所有人都愣住了。
    大明万岁?大明?
    卧槽,有人造反!
    “有人造……”
    两人回过神来,造反的反字还没喊出来,就被曾静身后的几十号人一拥而上,柴刀木棒并肩子上。
    没几下,那两个倒霉的“门卫”清兵就见了阎王。
    原本排队等着进城的百姓全都吓懵了,瞬间四散而逃,有不少还直接冲进了县城。
    这些人若只是逃命还好,关键他们一边跑,还一边大喊:“杀人了,杀人了!明皇上的兵杀来了!”
    人都有从众效应,尤其是当出现了危险状况。
    什么,明皇上的兵杀来了?
    那还等什么,还不赶紧跑。
    至于核实情况?都这个时候了,谁还有空去核实真假,再不跑,怕是小命都没了。
    于是乎,曾静才刚带着麾下那几十号乌合之众入城,就看到整个永兴县就这么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