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3章 维持会和忠义救国军  大明话事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但是自从平壤大捷的消息传到后,朝鲜国君臣就开始躁动了。

    要知道朝鲜国有三京,平壤就是西京,当初朝鲜国君臣逃亡时,一度想暂时留在平壤。

    只不过倭兵推进很快,兵锋直指平壤,朝鲜国君臣才不得不放弃平壤,继续逃窜。

    天兵大军过江后十日,平壤城光复,朝鲜国君臣就动了迁回平壤的念头。

    正所谓“梁园虽好却非久留之地”,更别说本就不算太大的宽甸堡容纳了这么多“君臣”,居住体验并不舒适。

    而佟养正得到的命令是,不许朝鲜国君臣离开宽甸堡。

    朝鲜国小朝廷的左议政尹斗寿奉命与佟养正交涉,询问道:“为何不使我国大王播迁平壤?”

    佟养正挠了挠头,有点违心的解释说:“林经略有书信说,目前战局还不稳,倭寇仍有可能卷土重来,所以贵国君臣不宜迁往平壤。”

    尹斗寿又说:“即便暂时不宜前往平壤,但义州已经成为后方,总可以迁到义州观望。”

    佟养正答道:“林经略还有书信说,义州已经成为大军粮草、物资的转运基地,于大军而言堪称生死攸关,不宜让贵国君臣重回义州。”

    尹斗寿怒道:“这是什么道理?义州乃是我国土地,我君臣怎么就不宜回义州?

    再说我君臣回义州,与大军粮草物资之转运,又有何干系?”

    佟养正忍不住又挠了挠头,“按照约定,粮草物资进入贵国后,由贵国组织人力进行转运,我大明可以借给牲口。

    怕的是贵国君臣到了义州后,上下其手想方设法的贪污克扣粮草物资。”

    尹斗寿勃然大怒,“西八!一派胡言!”

    “这也是林经略说的!”佟养正赶紧把挡箭牌扔出来。

    尹斗寿辩驳说:“即便是经略公,也不能如此污蔑我国清白!”

    佟养正撇了撇嘴,“说实话,林经略的担忧难道没道理?就贵国两班的德行,过手钱粮能有三成入公么?

    你敢保证,损失惨重正饱受穷困的贵国君臣到了义州,看到大批粮草物资不动心?

    不客气的说,连尹议政你自己,也未见得能管的住你自己的手。”

    尹斗寿:“.”

    卧槽!怎么大明一个边将都对朝鲜国内情如此熟知,是谁出卖了朝鲜国的情报信息?

    佟养正趁热打铁说:“所以贵国君臣就先遵照林经略的嘱咐,安安稳稳暂居宽甸堡。”

    “阳谋!此乃阳谋!”尹斗寿情绪激动的说。

    那林泰来死活也要把朝鲜国小朝廷留在辽东,心思简直就是昭然若揭了。

    他一边在朝鲜国攻城略地,一边将朝鲜国君臣隔离在辽东,不让朝鲜国小朝廷第一时间与被解放的军民接触,明显是想偷天换日!

    佟养正装傻的问:“什么阳谋?我怎么不清楚?还请尹议政教我。”

    尹斗寿无言以对,对林泰来的阳谋,可以在心里想,但无法说出口。

    只要说出来,就是掀桌子彻底撕破脸了,但是朝鲜国小朝廷目前显然没有掀桌子的能力。

    或者说,承受不起掀桌子的后果,所以掀桌子的主动权完全不在朝鲜国君臣这边。

    如此尹斗寿气冲冲的来交涉,又更气冲冲的走人。

    将尹斗寿送出了官署,佟养正松了口气,这外交工作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脸皮不但要厚,心肠还要硬。

    不过尹斗寿回奏李国王后,李国王便传谕给跟着大军回国的三道体察使、总督诸军事柳成龙。

    至少在这段时间,想要维持小朝廷在国内的影响力,就只能靠柳成龙了。

    当谕示送到柳成龙手里时,柳成龙正在顺安为启程东进的林经略送行。

    林泰来上马前,致谢说:“感谢你找来的几个会说汉话的朝鲜国人,不然通事还真不够分配到各纵队的。”

    柳成龙拿着新送来的国王谕示,没有打开看,先对林经略谦逊道:“哪里哪里,都是在下的分内之事。”

    林经略指了指柳成龙手里的谕示,“这是贵国王上紧急送来的谕示,怎么不着急打开看?”

    柳成龙谨慎都回答说:“等送走经略公,回头再细看。”

    他生怕在辽东憋着的王上心情欠佳,说出什么过激的话。如果让林经略当面知道,他就不好做了。

    “你是不是怕我知道谕示的内容?”林泰来反问道,“你放心,我早就知道里面写了什么!无论你是否当着我的面拆阅,都没影响。”

    柳成龙:“.”

    难道是在传递的过程中,被偷偷拆开看过了?还是在小朝廷写谕示的时候,林经略就已经通过内应知道了?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很过分啊。

    林经略井井有条的说:“谕示里主要有三条内容,一是问你最近工作业绩如何;二是表达了贵国大王殿下对国土和百姓的思念;三是请你柳成龙筹备一些财物,送往宽甸堡,以供给王上。”

    林经略的语气十分平淡,但柳成龙却感到了汗流浃背。自己明明什么也没干啊,但林经略的语气为何如此令人惊惧?

    柳成龙想了想后,问道:“听说昨日郑仁弘带着义军,从别地来投奔经略公?”

    郑仁弘算是北人党的骨干,不过他没有和小朝廷一起流窜,而是在地方民间组织抗倭义军。

    林泰来答话说:“确有此事,本部院感觉郑仁弘此人可用,就委托他组织北路忠义救国军。

    不要原来的贵国官军,只从民间募集忠义之士,每一百人搭配我大明官军十人混合编组,说起来这通事真是不够用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