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0章 爷爷辈和孙子辈  大明话事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灭除倭寇!
    情况就是这个情况,但林泰来却倡言调集十万大军,划拨二十万银两,难道不是所图不轨?」
    虽然有些人比如兵部尚书叶梦熊很想帮林泰来说话,但面对「十万大军二十万银两」这个看起来极为离谱的提议,说话真的硬气不起来。
    陆光祖感觉达到了久违的巅峰状态,嗓门盖住了所有人,「必须否决林泰来奏议,并且申斥林泰来,禁止其再管兵事,以防微杜渐!」
    叶梦熊正琢磨着,怎麽把话顶回去时,忽然有个通政司官员出现在东朝房门口。
    然后朝着众大臣叫道:「辽东巡抚急报!倭兵攻破朝鲜国王京,朝鲜国已经半境陷落!」
    众官员:「.」
    卧槽啊这朝鲜国到底行不行啊?从倭兵登陆釜山到现在也就半个多月吧,怎麽连王京汉城都丢了?
    「尹卓然我戳你娘!」一片震惊到无语的环境里,陆总宪突然率先失态了,很不体面的破口大骂。
    东之强国丶三千里纵深丶据险而守丶兵马可用,就这?就这?
    其他人也不知道该说什麽好,甚至有点同情陆总宪。
    什麽叫「对朝鲜国情况略懂一二」啊,也不知道是被谁忽悠了。
    王禹声突然再次跳了出来,也不结巴了,指着爷爷辈的陆光祖说:「你就是年迈无能丶识见不明,说你还不服气!」
    「闭嘴!滚!」陆光祖像是被激怒的老狮子,对着孙子辈的王禹声斥道。
    王禹声再次指责:「你身为言官之长,竟然还妄图堵塞言路!
    年迈无能丶识见不明丶因私废公丶堵塞言路,你不配为左都御史!」
    陆光祖:「.」
    兵部左侍郎石星站出来打圆场说:「即便陆总宪判断有所偏颇,难道林泰来就是正确的?
    无论如何也用不了十万大军,只要从辽东派一二将官率领本部兵马援救即可!
    等我大明这批天兵入朝,在朝鲜军兵协助下,便可剿灭倭寇!」
    跟林泰来「十万大军二十万银两」比较起来,石星这个提议显然更「妥善」。
    反正大明朝廷的习惯思维就是这样,遇到敌情后稳住防御,然后调动几千最多上万兵马去鼓捣一下。
    讨论了一番,众官员还是倾向于石星的提议。
    虽然朝鲜国王京失陷,一半国土没了,但好歹还剩着一半呢,总不能废物到全境沦陷吧?稳住再慢慢反攻就行了。
    但王禹声想着自己的任务,不依不饶的说:「但陆总宪年迈无能丶识见不明丶因私废公丶堵塞言路,怎麽说?」
    陆光祖摘下官帽,怒气冲冲的说:「我用这个官位做押注,支持石侍郎提议!
    若以后真需要林泰来所言大军,我自当辞官谢罪!」
    面对这种话术,年轻的王禹声愣了愣,下意识的说;「你能…立个字据吗?」
    众人:「……」
    王鏊大学士的后人咋是这样尖酸的呢?
    (本章完)
    「敝国虽然不能与大明相较,但也有三千里纵深,多有山川险要,兵马军民可用。
    倭寇虽然一时趁我不备,登陆成功,但敝国各地仍可拒险而守,再调集国中兵马围剿,足可灭之!」
    虽然朝鲜国是大明的籓属国,但他尹卓然作为正使,嘴上不能丢了小国的尊严!
    民族自强,从嘴炮做起!
    陆光祖默然良久,再想想嘉靖朝抗倭的经验,便觉得尹正使所言不差。
    倭寇这东西,也就能在沿海突进百十里地吧。
    再怎麽说,朝鲜国也是号称东之强国,哪能需要大明调集十万大军去救援?
    次日,百八十号人聚集在东朝房这里,这种廷议的规模可比廷推大多了。
    六部郎官丶科道言官想来的都可以来参加,主打一个集思广益,广泛徵求意见。
    三年级御史丶更新社社员王禹声站在人群里,心里忐忑不安。
    他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需要一点业绩来助推。所以组织上决定了,今天由他来主攻,主要目标就是陆光祖。
    对于出身富贵的王禹声来说,确实不擅长撕破脸怼人这种活,被林泰来怼的经验倒是有一些。
    他爷爷的爷爷已故大学士王鏊留下的家传学问,也没说怎麽怼人啊。
    王天官作为外朝第一人吏部尚书,廷议也需要他来主持,但他简单宣布了一下开始,就闪开了。
    这种似乎没有人事斗争的会,王天官毫无兴趣。
    心情极为紧张的王禹声听到廷议开始,头脑一热,就冲了出去,对着陆光祖有点结巴的说:
    「陆,陆总宪!你年迈,年迈无能丶识见不明,还有误国!在朝鲜国事务上因私废公!」
    陆光祖一脸懵逼的看着王禹声,你踏马的算老几啊?
    事情还都没摆开说,上来就直接开始人身攻讦,你礼貌吗?
    懵逼过后,就是盛怒!毛都没长齐的东西,老子进入朝堂的时候,你爹可能也就刚出生!
    「是谁给你的勇气?」被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