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0章:三寸不烂之舌  世子凶猛:这个家我败定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呵。”项昆仑笑了,冷笑!
    一双虎目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暴虐,就那么直直地看向李长空。
    李长空却也毫不畏惧,一改先前伏低做小的姿态,抬头直视之!
    久而久之,项昆仑再度冷笑一声:“你倒是好胆,十几年来,胆敢跟朕这么说话的,你还是第一个!”
    “说!有什么便说什么,这天底下便没有朕不敢听的!”
    李长空闻言,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是嘴角微扬。
    很好,鱼儿上钩了!
    “范大人,不知大楚的史书上,是否记载过。”
    “当年乾武先祖将北元主力击溃,且赶出山海关后,曾转战虬莽山脉,帮助楚军,击败了朵颜部的入侵!”这一次,李长空却不再向项昆仑发问,而是向范雎发问!
    毕竟,这一段历史确实鲜为人知。
    问项昆仑的话,对方大概率会两眼一抓瞎。到时候这话也就谈不下去了。
    范雎闻言,不由得皱眉,一时不语。
    然而这副姿态落到项昆仑眼中,俨然成了确有其事。
    毕竟范雎向来以直谏闻名,若是没有这件事,完全可以直接否认,而非沉默。
    但他确实没有在大楚史书上看到过这一段历史,于是还是忍不住出言求证道:“范卿,可有此事?”
    范雎见项昆仑来问,不由得叹息一声:“有的。”
    只不过当时的楚帝觉得被诸侯国国君救,脸面上实在过不去,便让史官略写了这一段。
    而这,也让那位楚帝在文臣群体中彻底声名狼藉。
    毕竟历朝历代以来,篡改历史可都不是什么好行为。
    即便只是略写,而非抹去。
    不过,事实证明,这法子虽然可耻,但确实挺好用。
    百年之后,历史变迁,沧海桑田,能记得这一段历史的楚人已是寥寥无几。
    不过乾人...应当是人人都记得的。
    “陛下也听到了,我大乾作为楚天子分封的诸侯国,理应拱卫大楚疆土。”
    “强敌来犯之际,尽管当时我大乾国力衰微,可乾武先祖依旧二话不说,打上了虬莽山,解了当时的楚军之围。”
    “为何?因为我大乾念着大楚的好,和那些个狼子野心的诸侯国不一样,我们依旧将大楚当作天子之国。”
    “可大楚身为天子之国,理应庇护我等诸侯国才对。如今乾武先祖故去多年,大乾时值危急存亡之秋,我等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来到大楚求助之后,陛下给我等的,却只有所谓的三千精锐。”
    “敢问这三千精锐,可救得了大乾?”
    李长空掷地有声,一番话说完,满座寂静。
    项昆仑依旧皱着眉头,但脸上却多了几分羞愧之色。
    显然,似他这样讲道义的人,是决然受不了李长空这样刺激的。
    若是只有第一番话,李长空现在可能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可偏偏还有第二番话,而且这番话还精准地抓住了项昆仑的性格弱点。
    似他这样自负的人,怎么能容忍自己受了别人恩惠,却不思回报?
    而且李长空有一点说的没错,当年乾武帝看见大楚有难,那是二话没说就带着残军杀上虬莽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知道当时的乾武帝以八千乾武卒硬钢北元主力,就算能剩下来些许兵马,那是妥妥的残兵败将。
    再和朵颜部的大军打,不是没有倾覆之危。
    可即便如此,人家还是义无反顾地上了!
    可现在呢?
    人家乾武帝的后人千里迢迢地来到大楚求助,自己却只用三千精锐就给人打发走,这着实不妥。
    良心上过不去。
    以项昆仑的骄傲,他不允许自己做出这样的事情。
    更何况,当年的乾武帝支援大楚,是冒着倾覆之危的。
    如今大楚打北元,却远远没有这样严重的危险,顶多就是让西秦失去掌控一段时间。
    这样的代价,也不是不能接受。
    两相对比之下,如何选择,项昆仑心中已有答案。
    “好了,莫要多说了,你且回去,不日之后,朕自会出兵北伐,解山海关之围!”项昆仑掷地有声道。
    “陛下!”一听这话,范雎和龙锃顿时急了,急忙喊道。
    文武百官更是跪倒一片,齐声高呼:“陛下三思。”
    他们着实是想不明白,为何李长空三言两语就能把平日里任凭他们好说歹说也说不服的陛下给说服。
    好嘛,刚才还觉得人家命不久矣,如今看来,小丑竟是自己啊!
    唯独范雎神色阴沉,看向李长空的目光充满忌惮。
    大楚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