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九章 吏部那些事  大明话事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沟通的形式就越来越多。
    阁臣接到了密札就以密疏回奏,具体内容不为外人知晓,一般都是说点不便公开的话。
    在嘉靖朝,世宗皇帝把密札的使用推向了高峰,还经常发出谜语人性质的密札。
    而当今万历皇帝最崇拜爷爷世宗皇帝,在密札问话方面也效仿起来。
    不过历史上的万历皇帝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诚心的,大臣密疏内容动辄外泄,屡次酿成重大政治事故。
    在原本历史中,申时行、许国、王锡爵下台,都跟密疏内容外泄有关.
    却说在内阁,阁臣们接到了皇帝的密札后,分别写了密疏送入大内,连新人赵四也写了一本。
    密疏里具体是什么内容,外人无从知晓。
    反正万历皇帝看完阁臣们尤其是赵四的密疏后,便对林泰来奏疏批了一个“下部院议”,看起来比较中规中矩、不偏不倚。
    在各衙门,林泰来的奏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毕竟考核制度关系到每一個官员的切身利益,谁能不关心?
    更别说这还是皇帝特意下发,让各衙门发表议论。
    大多数官员内心并不喜欢考成法,对奏疏持反对态度。
    但与此同时,大多数人却又很理智的按兵不动,因为这本奏疏的作者是林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后两天,官员居住的西城发生了两件事。
    一是有两位御史尝试性的上疏,反对恢复考成法并弹劾林泰来乱政。
    更重要的是,这两位御史竟然没有遭到林氏风格的报复!
    他们没有被林府家丁堵住,自家门庭也没有被打砸。
    二是京城巡捕营宣布进入“严打”时期,加强了在西城的巡逻,防范与官员相关的群殴、绑架、破门等恶性案件。
    不但投入了数千兵力在西城各条街巷胡同,而且是昼夜轮班。
    这两个信号出来后,反对林泰来的奏疏指数级飙升!
    从单日两本,直接上涨到单日十几本,第三天又上涨到几十本!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据京城键政人士分析,大概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考成法虽然不是张居正首创,但和张居正是紧密关联的,是张居正最有代表性的施政措施之一。
    所以反对恢复考成法,绝对符合当前的政治正确,在政治上完全没有风险。
    既然如此,上疏反对就成了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很多人上班闲着也是闲着,写本绝对安全的奏疏刷刷存在感也是好的,省得被人说尸位素餐。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林九元的人缘实在是太好了。
    这种能保证不被打、不被砸的前提下,反对和弹劾林泰来的机会实在难得。
    就算不能把林泰来实质性怎么样,安安全全的跟风骂两句也能过把瘾。
    看到这种形势,考功司主事赵南星的心情大好。
    刚上任就招惹出这么大的反对风潮,正说明不称职啊!
    他甚至开始幻想,林泰来有没有可能丢掉考功司郎中这个官职?
    这个时候,在家装病多日的文选司郎中陈有年也回到了吏部上班。
    不上班不行了,林泰来已经入职,如果陈有年还不回来,吏部不就成了林泰来声音最大了吗?
    不过前些日子以吏部老大自居时,被毒打的惨痛经历让陈有年又恢复了冷静和稳重。
    听到老战友已经回归,赵南星来到陈有年公房,商量着说:
    “我正考虑,要不要在考功司内部,跟风发起对林泰来的抨击和弹劾。”
    陈有年毫不犹豫的答道:“万万不可!现在反对林泰来的人这么多,不差你一个,你完全没必要以身涉险。”
    现在林泰来是赵南星的顶头上司,赵南星对这种情况极为难受,未免有点心急。
    陈有年又耐心劝道:“过去的教训表明,面对林泰来一定要有耐心。
    遇事宁可多看一会儿,也不能急于求成。就如这次来说,焉知林泰来没有设下陷阱等着你?
    近些年来我们同道损失惨重,已经不能再继续受创了。
    故而当前尤其要稳住,以自保为要务,凡事安全第一。”
    赵南星最终还是接受了陈有年的劝告,“那这次就什么也不做了,不给林泰来可趁之机。”
    他已经被降到主事了,这已经是六部里级别最低的属官了,再降就只能去外地当知县了。
    可以说,完全没有抗风险能力,还是老实点。
    陈有年又安抚说,“我们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在制度框架内,堂堂正正的向前推进。”
    陈有年指的就是将要召开的吏部部议,主题肯定就是初步拟定候选人名单。
    在六部的部议里,以吏部的部议最为重要,或者说最为被人关注。
    因为吏部部议讨论和决定的人事动向,对其他部门影响力巨大。
    户部情况有点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