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章:乡试  世子凶猛:这个家我败定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乡试临近,主考官为张子房。

    这对于读书人来说,绝对是大事。

    整个乾都城的读书人,都为此忙碌起来。

    武陵侯府也不例外。

    李隆起了个大早,剃掉了胡渣,换上了崭新的儒袍。

    随后在李长空门前叩了三个响头,哽咽道:“学生李隆,叩谢恩师教诲。”

    “此次乡试,定然不会给老师丢脸!”

    “有违此誓,天人共戮之!”李隆一字一顿,字字心血。

    这些天以来,他在武陵侯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然是不知道外面的风言风语发展到了何等程度。

    但,可以想象,必然是如狂风骤雨一般。

    那些个追名逐利之人,恨不得把他们师徒给活撕了。

    而这些压力,都是恩府替他扛下来的。

    他只需读书,钻研八股便好。

    要知道,整件事情,可都是因他而起!

    这样的恩情,当真是有若千钧重担了。

    泥人也是有三分火气的,被这样欺辱。

    他就算不为自己,也得为恩府争口气。

    而对于读书人而言,没有什么比金榜题名更能凸显自身和师承。

    既然如此,那就借此次乡试,为恩府正名!

    叫那些整日只知犬吠之人,知道什么叫做堂堂正正!

    拜完之后,李隆便转身跟着杨管家离去。

    身为武陵侯府大管家,少爷不管李隆,他却是要管的。

    这李隆身上穿的崭新儒袍,靴子,用的笔墨纸砚,还有前去考场的车马,都是他来准备妥当的。

    “好好考!”杨管家看着坐在马车上,即将离去的李隆,嘱咐道。

    “杨管家放心,学生定当尽力而为!”李隆言辞恳切,情真意切道。

    杨管家闻言也不由得点了点头,这李隆,也算是重情重义之人。

    倒也不枉这些天来,武陵侯府因为他遭了这么多风言风语。

    ……

    与此同时,定国公府。

    张勋坐在正堂太师椅上,看似闭目养神,但不断抖动的手腕,却暗示了其此刻的紧张心态。

    “老爷,少爷走了,从侧门出去的。”一旁,定国公府管家侯立在旁,如是说道。

    张勋闻言,睁开双眸,看了看天,叹息道:“这孩子,脾气倒是像我,够倔。”

    他是真就不明白了,分明是勋贵世家出身,怎么就那么喜欢舞文弄墨。

    现在倒好,连读书人的科举,也要掺和一脚。

    自己这一身的武艺,端的是无处传承。

    罢了罢了!

    做父亲的,还能如何?

    无非就是支持二字罢了。

    ……

    与此同时,卢恒的一众子弟,以陆俊达为首,也准备奔赴考场。

    卢恒看着众人,朗声道:“此次乡试,为师对你们没有别的要求,只有一个:不能考的比李隆差!”

    陆俊达闻言,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谨遵师命!”

    他心里明白,经过这些天的舆论发酵,他们和李隆早已被架在了风口浪尖上。

    如果此次乡试他们当中有人能胜过李隆,自然一切都好说,他就还是那个背信弃义,欺师灭祖的小人,该骂还是得骂。

    可如果他们中无人能胜过李隆,那是不是说明,人家改换门庭是对的?

    到时候,只怕就要迎来武陵侯府的反击了。

    那李长空,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

    陆俊达又想起了那日诗会的场景,一股深切的恐惧涌上心头,不由得浑身一颤。

    听见陆俊达这么说,卢恒的其余弟子,也纷纷道:“谨遵师命。”

    有人虽然对这场舆论战心存不满,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身为卢恒的弟子,若是得罪了他,这辈子的出头之路,只怕算是断了。

    ……

    好巧不巧,乡试的考场就设在了太平坊。

    张子房坐于考古席,其身旁还有诸多翰林侍讲,负责维持秩序,分发考卷等等。

    李隆来的时候,特意戴了面纱,遮住脸面。

    倒不是怕什么,只是乡试在即,还是不要再生事端为好。

    若是因为些许冲突,被某些恶意之人,打伤了手脚,该当如何是好?

    难不成要当场放弃乡试?

    所以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出此下策。

    等安全进了考场,考卷发下来的时候,李隆这才松了口气。

    一看题目,顿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惊喜涌上心头。

    只见那考卷上,用正楷标标准准地写了八个大字:“知者不惑,诚意正心。”

    乍一看,几乎百分之八十的考生都会发懵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