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32章 分兵讨贼
纵火焚营的来护儿带了五千精兵,赶赴岸边。
此时,江面上火光冲天,惨叫声响彻天际,高智慧率领舰队入海逃亡,留在江岸上的叛军虽然惊慌,却并未乱了阵脚,依旧在勉力维持江岸防线。
他们听说了太多隋军不纳俘虏的传言,自知必死,临了也想拉个人来垫背。
哪怕来护儿与渡江的隋军前后夹击,仍然死战不退。
麦铁杖在舰船靠岸时,率先跳了下来,拿着一把钢刀突入人群,肆意砍杀,却始终杀不散南岸守军。
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随着登陆的隋军越来越多,被高智慧抛弃,孤立无援的南岸守军终于向东败退,一路上留下无数尸骸。
最终,所剩不多的叛军被困在了海岸边,隋军没有人劝降。
渡过浙江的崔澈也没有下令全军一拥而上。
诡异的沉默后,这支残部并没有选择绝望投海。
他们悲壮地向隋军发起冲锋,却在隋军的箭雨下,绽放朵朵血花。
崔澈沉声道:
“鼻子就不要割了,给他们留个全尸。”
至于沿途留下的尸骸,早已被追击的隋军割去了鼻子。
此时天色已黑,将士们经过一场激战,也是精疲力竭。
崔澈并未选择直扑百里之外的会稽,而是浙江南岸扎营,稍作休整。
负责统计战果的孔颖达来报,此战焚毁敌船七十余艘,烧死、溺水之人不计其数,斩杀南岸守军六千余人。
翌日,清晨,经过一夜的休息,崔澈命来护儿领军五千,驻守浙江南岸水寨,看守舰船。
自己领着剩余大军南下,由于不熟悉地形,担心途中遭遇埋伏,崔澈足足花了两天时间,才走完百里路程,来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城下。
此时会稽,已经没有了叛军守卫。
得知前线战败,留守的将领早就弃城而走,护卫着高智慧的家眷,退往永嘉(今浙江温州)与高智慧汇合。
先前高智慧逃入大海时,有将领建议崔澈追击,却被他拒绝。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只有两只脚踩上了岸,才能给予崔澈安全感。
隋军轻易接管了会稽,崔澈张贴安民告示之余,也在缉捕叛军家眷。
只是鉴于隋军在常、苏二州肆意瓜分叛军妻女的行为,哪会有叛军家属还敢留在城中,早就逃入了周边山林。
会稽多山,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就曾写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崔澈忙着彻底剿灭高智慧部,无暇搜山,只能听之任之。
当天夜里,崔澈召集众将,杨广依旧到场,他在军议时总是保持沉默,但也从不缺席。
“如今会稽已然光复,高贼落荒而逃,我意分兵,派一大将,领一万将士沿东阳别道向西,征讨婺州汪逆,你等谁人愿往?”
崔澈环视众将,问道。
三股叛军之中,就数汪文进的实力最为弱小,随着沈玄懀覆灭,高智慧败逃,崔澈也起了分兵的心思,真要一个个啃下去,只怕战事非得拖延不少时间。
重瞳大将鱼俱罗出列道:
“末将愿替燕公取汪逆首级!”
崔澈大喜,正要大营,崔弘度却站了出来,挺起了胸脯道:
“平定汪逆,何需万人,末将只需领八千精兵,定为燕公送来捷报!”
鱼俱罗不甘示弱,说道:
“请燕公拨付末将五千精兵!”
崔澈暗自皱眉,哥俩是当在菜市场喊价咧,正当他要训斥二人,不可将此视作儿戏的时候,便听史万岁高声道:
“末将得两千精兵,即可夺取婺州,讨灭汪逆!”
这等豪言一出,满堂雅雀无声。
汪文进虽然是三位自称天子的贼首之中,实力最弱之人,但麾下也有数万人,不容小觑,崔澈这才打算分兵一万。
此前鱼俱罗声称只需五千精兵,就已经让崔澈觉得儿戏,史万岁却只要两千人,便敢夸下海口,更让崔澈不喜。
他沉声道:
“需知,军中无戏言,此番分兵,我将引军南下,你再无援军。”
史万岁毫不退缩道:
“末将愿立军令状,若未能得胜,愿意军法从事!”
崔澈随即看向鱼俱罗与崔弘度,二人也不再与史万岁相争。
只带着两千人,便要孤军深入,在不熟悉地形地势的情况下,讨灭数万叛军,不仅是鱼俱罗与崔弘度,其余将领也觉得是在痴人说梦。
但偏偏史万岁看上去自信满满。
“好!”
崔澈叫好一声,随即吩咐孔颖达代拟军令状,军中将士,除了三千博陵骑卒,与剩余五千精骑外,其余任由史万岁拣选。
史万岁也不客气,签署了军令状,当夜就在各部优中选优,精选两千勇士,于次日黎明时分出营,沿东阳别道,趋往婺州。
目送史万岁领军离开,杨广感慨一句:
“真猛将也!”
又无声自语道:
“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他等众将回营,问崔澈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