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赵国最后的大将  历代王朝更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秦国南部大军很快获悉了北方大军的溃败,更听闻赵军李牧大军已经到达。于是,象征性地和赵军开战一番之后,发现实力虽未损但却难以取胜,只能班师回去。李牧通过自己高超的指挥艺术,再一次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

    但是赵军虽然一再取得与秦军交战的胜利,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此时的赵国已经与长平之战以前的赵国不可同日而语。秦国已经更加强大,即使三番四次大战下来,接连损兵折将,但却并没有损耗元气。

    反观赵国,其军事实力则丧失殆尽,即使秦军败退,赵军要想追击,也是有心无力。因此,原本会歼灭秦军的战役,变成了只能击溃秦军的结局。李牧也深刻地明白赵国的危机,为今之计,只能退守邯郸,才能够自保。

    然而,让赵王始料未及的是,赵国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国家朝不保夕之时,韩国和魏国却投降了秦国的阵营,并时常受到秦国的差遣,前来攻取赵国。赵王只能再次派遣李牧为将,前往南部抵御韩国和魏国的大军。可是人力有时穷,一个李牧又怎么能够抵挡敌人接连不断的战争呢?更何况,敌人还有比战争更可怕的手段。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再次派遣大将王翦率领秦军主力从井陉南下,同时杨端和则率两河内的秦军,总共数十万大军围困赵国国都邯郸。其实,秦王政之所以选取在这时候出击,正是看准了赵国的虚弱。当此之时,赵国已经是日薄西山,同时赵国的北部边境代地爆发了大地震,引起了赵国境内大面积饥荒。李牧只是在军事上有所建树,但其并不懂为政为民之术,即使他有心改变赵国国力不断衰弱的情景,也是鞭长莫及。此时的李牧,已经成为了赵国军中的主心骨,没有了李牧,赵军打仗就如同无头的苍蝇。赵王也看到了这一点,秦军一入侵,便火速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依然作为副将,倾尽全国的兵力财力前去抵御秦军。

    李牧绝非浪得虚名,在他的指挥下,赵军很快将来犯的秦军击溃。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