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点费大臣  大明话事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礼部沈尚书用手按着第六十六号试卷,掷地有声的说:“必须是这份!”
    
    众人又仔细传看了一下第六十六号试卷,便看出了一些关键句子。
    
    “心欲利而口不言利,名为让而实不能让!”
    
    “执政智取术驭,实有与人争利之私!”
    
    “故富强虽著有成书,其弊即在于言利异学,和光同尘!”
    
    “清净不足以治国,其说实误于无为!”
    
    站在这里看试卷的,都是大学士、九卿、翰林学士级别的人物,对文字敏感性已经炉火纯青。
    
    看完这文章之后,众人只觉得满篇清流气息扑面而来,那种愤世嫉俗、痛斥世道风俗的感觉实在太地道了。
    
    而且仔细揣摩过后,众人又能感受出,这第六十六号文章的字里行间仿佛都在暗搓搓讽刺申首辅。
    
    再提炼几个关键词,比如“执政智取术驭,与人争利”、“名为让而实不能让”、“和光同尘”、“治国实误于无为”。
    
    组合起来看,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不是首辅申时行又能是谁.
    
    这里又没有傻子,申首辅可不就是外表宽厚忍让其实内心多欲,讲究表面和光同尘,治国以清净无为著称么?
    
    难怪礼部沈尚书单独把第六十六号试卷拿出来推荐,实在太明显,不是清流势力自己人写不出这种文章。
    
    “时事多弊,此乃震耳发聩之作也!”沈鲤大声的说。
    
    此刻申首辅的脸色有点难看,但又不好直接说什么,否则就是不打自招、自行对号入座了。
    
    但申首辅一个党羽,左都御史吴时来站了出来,举着另一份试卷说:“我以为,第八十八号试卷更佳。”
    
    众人又传看了一遍第八十八号试卷,只见得上面核心几句是:
    
    “过严于义利之辨,而凡有行也,惟其义焉,然犹务为表暴而形迹之必存,惟恐一毫之涉于利也;
    
    深求于是非之故,而凡有为也,惟其是焉,然犹务为崇饰而嫌疑之必避,惟恐纤悉之涉于非也。”
    
    “义利之辨,亦未尝不明,但其所见者,自以为义,而谓天下皆利也;
    
    是非之故,亦未尝不知,但其所执者,自以为是,而谓天下皆非也。”
    
    这第八十八号试卷的思想相对就比较“实用”,差不多就是“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别搞道德绑架的意味。
    
    众人透过文字层面仔细揣摩过后,又感觉这第八十八号试卷有反清流的倾向。
    
    毕竟清流势力的特点就是“持论过高”,以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人,并崇尚于政治说教,执着于是非分明。
    
    而八十八号试卷却讲究一个务实——不要过于僵化,不要死板纠缠大道理层面的是非,人最怕的就是极端“自以为是”,导致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难怪吴总宪会举荐这份试卷,明显是与沈尚书针锋相对打擂台。
    
    吴时来亦铿锵有力的对沈尚书说:“六十六号不过是哗众取宠的空谈之作,而八十八号才是经世济用之良言!”
    
    这可就有意思了,六十六号试卷黑了首辅,八十八号试卷反了清流。
    
    谁说八股文是僵化死板、不能表达自我思想的文体?
    
    要知道,前三份试卷是要直接呈给皇帝看的,谁都不想让对家文章被放到皇帝面前。
    
    所以双方其他人纷纷下场,唇枪舌剑的激辩起来,冷寂了两天的文渊阁终于热闹起来了。
    
    足足吵了半个时辰后,忽有太监抵达文渊阁,询问道:“皇上已经御临文华殿,为何还不见试卷呈上?”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