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九章:残宋悲歌(一)  天命水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天启四年,六月初一。

    西安城被虎贲、神机、鹰扬、羽林四军团团围住。

    神策、武威、千牛、射声四军则向北,兵发延安府,从西夏手中夺回整个永兴路。

    残宋可以割地自保,晁盖却不会眼睁睁看着西军的根基之地沦陷。神策四军将领出身西军,骨干将校也都是永兴路人,他们这几年来跟随晁盖南征北战,习惯了华夏征服四夷的荣光,突然发现残宋竟然为了自保,竟然将他们的家乡割让给了世仇西夏,那股强烈的落差与羞愤感,让他们斗志爆棚,十五万大军急行北上,发誓要给西夏一个厉害瞧瞧,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西军精锐!

    而在西安城这边,不是晁盖自大,凭着武松虎贲军、花荣神机军、张清鹰扬军、岳飞羽林军这十万人马,攻打西安城足矣。

    西安在宋朝的定位不是京城。而是关中的经济中心和征讨西夏的后勤基地。所以它的城防体系自大宋建国以来,便没有改动过,依然延续的是唐朝的格局。

    但即便如此,西安城防的严密,在当今依然是冠绝天下。它的城防不是单一的墙体,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七项措施组成的防御体系。

    第一项,护城河。

    这条护城河,挖掘于大唐初年,宽九米,深四米,通过地下暗河龙首渠引渭水而入,玉带似的护城河环绕着城墙。想要进攻城墙,就得先跨过这道阻碍,从而给城内更多的准备时间。

    第二项,闸楼。

    闸楼作为城防体系前卫,掌控着吊桥的起落。平时,吊桥下落为护城壕上架设的便桥供行人车辆进出城通行。遇有敌情,楼上士兵立即拉动铁索绳索,拽起吊桥,用以护卫城门。

    第三项,月城。

    所谓月城,“临水而建,两头抱水,形如却月”故称月城。是城门外屏蔽瓮城门,并控制护城河吊桥起落的小城,是守卫吊桥的桥头堡。也是士兵们会训练、驻守的地方,楼中会置放刀枪剑戟、弓弩炮石等物资,遇到敌人进攻,就封锁入城通道,消灭进犯城门之敌。

    第四项,箭楼。

    箭楼可谓是城墙上的碉堡,由于楼的外壁与左右两壁开有箭窗故称“箭楼”。箭楼高30余米,外面墙体笔直,箭孔密布,便于眺望和射击。敌人来攻城之时,位于正面48扇窗户中的士兵同时射箭,箭如雨下,密集的火力,威慑力极强。

    第五项,瓮城。

    瓮城形如其名取“瓮中捉鳖”之意,是主城门外拱卫主城门的小城。瓮城的作用在于诱敌,当敌人以为攻破了城门,想要继续深入时,发现面前还有一座城,恰如进入了瓮中,而周围都是埋伏的守军。守军可对进入瓮城的敌人四面攻击,置敌人于死地。

    诸葛亮在城头弹唱空城计,司马懿之所以没有派人闯入城内探查,就是因为汉朝时便已经有了瓮城的设计。派兵少了去试探,瓮城关着里门,试探人员进不去。派兵进入多了,一旦瓮城内有埋伏,进入的人就都得死,凭白折损士气。派兵围城更是不妥,因为司马懿只是击败了街亭马谡的一支偏军,蜀军主力尚在。若是他敢围城,平地野战,胜负难料,不如退去三十里,静观其变。

    这就是瓮城的作用。若是没了瓮城,一眼可以透过城门看清城内的房屋,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恐怕也不敢这么玩。因为瓮城存在,假如司马懿真的豁出人命来试探,他也可以利用魏军打造攻城器械的时间脱身而去。万事留一手,这才是诸葛的行事风格。

    第六项,城门。

    西安的四座城门: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形制基本一致:城门洞为青砖砌成的拱券式结构,除门扇为木质结构外整体均为青砖结构,有效地避免了难以抵挡火攻的弱点。

    城门洞设计也十分合理。以城门门扇为界,采用“外窄而内宽,外低而内高”的布局结构。面向城里的门洞高大宽敞,而面向城外的门洞,则矮小狭窄,整体呈现出,易守难攻之势。

    第七项,城墙。

    城墙是西安城防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宽阔平整,上甚至可以跑车和操练。

    这七项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西安一套完整的城防体系。即便是面临三十六斤攻城炮的打击,也能坚持半个月不破。

    如果晁盖发发狠,多来几波“流星火雨”,破城也就在一日之间。

    但晁盖却不会这么做。

    因为这是汉唐故都,华夏千古之城,西部长安!

    晁盖可以毫不犹豫的对辽人占据的燕京天降火雨,可以对金人的都城会宁府烈炎焚城。但对于汉人居住故都,他宁可多耗费些心思来琢磨破城技巧。

    在晁盖召集众将商议破城之策时,得到勤王令的各大州郡反应不一。

    成都路得到消息后,以距离偏远,道路难行为由,磨磨蹭蹭。

    利州路倒是积极响应,可刚集合人马。鲁达金刚军、刘唐背巍军从襄阳出发,沿汉水西进,经十堰、安康,直达利州路治所汉中城,利州路自身难保,同时也切断了成都路北上勤王的通道。

    而熙河之地的秦凤路,王寀和徐槐在河州城内接到了勤王诏书,却拖延了两日没有行动。

    熙河开边,始于宋神宗年间。

    投笔从戎的进士王韶在1068年提出《平戎策》,认为自安史之乱后,西域疆土被吐蕃、回鹘、羌人攻占已数百年。现在吐蕃陷入内乱,分裂成许多大小军阀,而占据河湟、青塘一带的吐蕃首领董毡威望不足,虽然接受大宋册封,却不能控制诸羌,麾下各部势力互相残杀,根本无法用来牵制西夏。凭白占据水草丰美之地。洮、河、兰、鄯,都是过去汉代所辖的郡县,应当趁机收复河湟失地,形成统一的力量,从而让西夏腹背受敌。

    宋神宗很意动,宰相王安石大力支持,为此不惜将秦凤路经略安抚使郭逵调走,给王韶让位置。

    1071年,王韶于狄道修筑古渭城,击败吐蕃大将穆尔、结舒克巴。

    1072年,王韶击败了羌族蒙罗角、抹耳水巴等族,改镇洮城为熙州。

    1073年,王韶击败羌族首领木征,攻占河州。之后再克宕州,打通洮河路。九月十八日,宋军入岷州,击败羌族首领瞎吴叱、木令征。旋即,王韶分兵破青龙族于绰罗川,迭、洮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