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江湖四乐  苍生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遂隐于九德贤庄,潜心乐曲,精研武学。只因我们四人皆以乐器为武器,而武功修为又与乐曲有关,故此有江湖四乐之称,虽然江湖也有颇多以乐器成名的人物,但是多数因为立场飘忽不定并未被江湖人考量。

    近些年来,青藤醉心研习“命对剑法”和二胡曲乐,更要帮忙处理道家事宜,良姬妹子和半生老弟也是醉心研习曲乐、功法和教授徒弟,只有我老人家还活跃在江湖,那里有热闹往哪里钻,他们三人则极少在江湖露面。

    半生一笑道:“兄长闲云野鹤让愚弟羡慕,奈何愚弟却无法像兄长一样洒脱。而今大陆纷争四起,商於城“管事府”对大陆的管控也大不如前,世道纷乱,民生疾苦,我二人不忍见世人受苦,却又无力改变,才选择隐身以避世。”

    墨义道:“前辈,不知刚才所提‘齐鲁学记’是何种盛事?”

    半生道:“儒家历代掌门遵从传统,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集会,集会之目的主要是为了畅谈学说,传承先贤之德,使后世不忘华夏之根,炎黄血脉。近十年来参会的人数逐年增多,学会也参杂进了以武会友以及琴棋书画的各项比试。”

    荆济道:“缘何叫作‘齐鲁学记’?”

    良姬道:“在大秦帝国的时代,儒家起于齐鲁大地,素有‘齐鲁之地,孔孟之乡’的美称,先祖来到新秦大陆之后为作纪念故取名‘齐鲁学记’。”

    三百年来,齐鲁学记一直都是这片大陆的顶尖学术盛会,能够参加齐鲁学记的不是各地名士便是一方势力的贵家公子,也不乏各处的惊材绝艳之辈参与其中。有些人是为了一睹大陆名仕的风采,有些人则是为了展示才华,以期寻得知音良主。

    墨义初入江湖,首次听说齐鲁学记之事,好奇心顿起,不免有些期待。无面看出墨义心思,遂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既然赶上‘齐鲁学记’这等盛会,老哥哥也想凑凑热闹,怕是要多麻烦二位几日了。”

    半生哈哈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者皆是客,兄长尽可安心住下。”

    无面向墨义、荆济道:“小娃娃难道不想留下来观摩观摩,学习学习?齐鲁学记可是大陆难得一见的盛事。”

    墨义已然明白无面是看透了自己的心思,怕自己不好开口,所以才先向良姬和半生提出要求。墨义向良姬和半生道:“晚辈初入江湖,今遇此盛会,想随无面前辈逗留几日不知可还方便?”

    良姬笑道:“年轻人只要不嫌吵闹,自可安心住下,九德贤庄自当欢迎。”

    “咕噜”一声,无面立时叫了起来“良姬妹子,老哥哥可是真的快要饿死了”!

    众人听言又是一阵哄笑,旋即便随良姬用餐去了!

    翌日清晨。

    荆济早早起床,洗漱已毕便想找个清净的去处舒展舒展筋骨。虽遍寻多处皆不得其静,只见四处人影绰绰,荆济自觉九德贤庄之内难寻清净之处,便缓步向竹山而去。

    清晨的竹山雾气升腾,鸟鸣虫吟清脆悦耳,溪流蛙鸣徜徉自得,野花和树叶的馨香四处飘散。海风轻吹,抚过了梧桐的叶,摇摆着道旁的花,撩拨起溪中的水,弥散了阳光里的鸟鸣。

    行不多时,来到一片郁郁苍苍,重重叠叠的竹林前。放眼竹林碧波荡漾,青翠欲滴,微风拂面,宁静幽雅间回荡着清新的竹香。

    沉醉于竹林美景的荆济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竹林深处。

    忽然,荆济止住脚步,仔细聆听声音传来的方向,随即循声而去。

    荆济来到竹林深处,只见一片竹子自根部离地大约三尺处被齐刷刷斩断。一个约有十六、七岁年纪的少女着一件黄色衣衫,身材纤细高挑,浓密的发丝高高的缵在脑后,发梢顺肩而下,直垂腰际,齐眉的刘海儿下衬着一张鹅蛋脸,眉目如画,肌肤白皙,英气逼人,正在竹桩之上挥剑起舞。

    黄衣少女身如雏燕般轻盈,伴随着“沙沙”的竹声,手腕轻转,绿剑挥动如青蛇吐信,嘶嘶破风;玉步横移,踩出旋叶飞花,剑影叠起,竹叶纷崩而下;绿色剑芒在空中画成一弧,少女腰肢亦顺着剑光倒去。

    “此女剑法看上去好似有气无力,如弱柳扶风,似轻拈落雪,但剑招却甚是凌厉。于竹桩之上凌空舞剑,更要心与剑意相通,否则下盘不稳反受其累。”荆济边看边思忖道。

    荆济看的入迷,心旌动荡间嗅到一股凌厉的杀气,原来是那黄衣少女发现有人在偷看她练剑。只见黄衣少女猛一踩竹桩挥剑便向荆济刺来,荆济一见慌忙闪身躲开道:“姑娘请听在下解释,在下实非有意偷看姑娘练剑,只因路过竹林见姑娘剑法出众禁不住多看了几眼,还请姑娘见谅。”

    黄衣少女一招未中,秀眉一横,身形轻转,盈盈然飘至荆济眼前。荆济身形一闪宛若蛟龙腾跃而起,向着竹林外飞遁而去,黄衣少女莲步生风,似浮光掠影一般便追了上去。

    期间荆济依然尝试解释,姑娘却始终不发一言,手中剑更没有丝毫的停顿之意。无奈之下,荆济只得挥动折扇与姑娘过起招来。

    墨义早早起床却未像往日一般只是简单的活动了下筋骨,之后便去查看了赤刃的伤势。经过一夜的静养,赤刃已经大有好转,好在都只是皮外伤不出几日便能痊愈,墨义叮嘱赤刃安心静养,自己则向无面休息之处走去。

    墨义在山上之时父亲曾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智者当知学善学,为己为人,且不可固步自封,止于当下。”而今离开骊山已两月有余,虽经义陇城荆姬之争,西渡城守城之战,却未曾详细了解过大陆的历史和现状。

    昨日良姬提及齐鲁学记之时,墨义方才意识到自己对这片大陆仍是白纸一张,不识过去,不知当下。是以,墨义整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一直在想该如何去了解这片大陆,了解三百年前的大秦帝国以及大陆的血脉根源。

    墨义思忖间便来到一水榭凉亭边,只见无面盘膝而坐,双手置于膝盖之上,均匀有序的呼吸吐纳。显然正在打坐修炼,墨义不愿打扰便远远停下脚步。

    无面听见有脚步声传来,睁开双眼看见墨义立在远处,便道:“我老人家观小娃娃愁容满面,难道是遇到了什么难解之事?”

    墨义闻听无面问话,忙道:“晚辈有颇多问题想向前辈请教,又恐打扰前辈清修!”

    无面一听,嘿嘿乐道:“识文断字,舞文弄墨的事情千万不要问我老人家,问也白问!至于江湖上的事嘛,我老人家倒是略知一二,小娃娃若不嫌弃,我老人家倒是可以尽力为你解惑。”

    墨义道:“晚辈出山两月有余,却未曾认真了解过这片大陆的情况。昨天得前辈相助才能留在九德贤庄一睹齐鲁学记的盛况,晚辈知道前辈游遍大陆,关于江湖之事知之甚详,是以想向前辈请教,还望前辈告知。”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