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明定道路,奋发向上。  灵珠仙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用过一顿丰盛的早餐,黄远去见了下自身父亲。

    “父亲,孩儿听闻临近夏日,近来降水不断增多,我浔阳县位于彭蠡泽西,大江之北,水灾频发,孩儿想在城外设置粥棚,以工代赈,兴修河工。这样既提前预防,雨季到来时的洪灾,也为我黄家传播些许善名”

    黄颐看着眼前的黄远,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不由得亦是点点头。

    黄家乃是本地大户,距离郡望亦是只有半步之遥,手中握着等店铺商队便有数十只之多,家底不用多说。设立粥棚,虽然有些犯忌讳,但以黄家的名声,为河工出些力,亦是情有可原。

    “嗯,此事为父会吩咐管家去做等,你就不要管了,专心在家温习功课,准备数年之后的乡试吧”

    黄远闻言点点头,如今世道并不是什么繁华盛世,大周统治天下,已三百八十多年了,开始步入吏治崩坏时期,国立开始下降,虽未轮到五百年一次的鼎革争龙时期,却也需注意暗地的冷枪暗箭。

    黄远暗道:“如今年岁虽小,不方便出门,然黄家并非寒门那样没有渠道扬名,无需自身出面,参加各种诗会,便有人帮忙传播贤名,凑够自身修行资粮便够了。

    源星自古以来的故事多不胜数。扬名方式还有勤学,现实世界中无数先贤的事迹,完全可以模仿。闻鸡起舞的祖逖,凿壁偷光的匡衡等,数不胜数,只是这二者情况却于自己不符,自身家族虽不算什么高门大户,却也是良田千顷的富足人家”。

    想了想,这一顿首,却是有了,唐时八大家的颜真卿,有一首《劝学》却是名传千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此诗却是十分适合应在自身弟弟黄敏上面。

    一则这弟弟十分粘着自己这个大哥,却又是在爱玩厌学的年纪,二来兄弟俩未来出成绩,又可收获一波贤明,更奠定自身爱读书的形象,亦和自家门第由来十分应景,不忘初身。

    黄家自先祖绵喜公中举始,虽最后未成进士,但也在祖训中留下勤奋读书的言论,此后历经数世,代代皆有举人。

    直至父辈,家族出了六叔炳德公黄烨,与父亲黄颐,被并称为江南二黄,在这天下文风最盛的江南道盖压群雄。然可惜的是家族发迹不久,气运不足,只能供应一人会试之用,最终,父亲回家接掌家族,而六叔则最终被评为同进士出身。

    想到此处,不由得心中叫屈,黄氏底蕴不足,以六叔才学,完全可列入二甲,从此迈入天人行列,自家也能跨过郡望这个门槛。

    可惜最终功亏一篑。六叔为防朝政波及,更是不敢在朝为官,一直在大江对面,匡庐山治学传道,为家族积蓄力量,避免后辈重蹈覆辙。

    回过神来,不禁为当初刚觉醒时的行为感到好笑,当初一时幼稚,想着按照诸多穿越者的道路。炼铁,造肥皂,提纯食盐,三步路一起走,以为很简单的就能让家族实力大增。

    没想到法度森严,刚想具现出方法,结果头痛欲裂,差点没再穿越一次,后来才知道,此等涉及到,改变天地运转,文明进程的科技,要承担相应后果,正如,当初仓颉造字,天地惊,鬼神哭,血雨降,如此大功德,最后凄惨的死去了。

    黄远不由得暗下决心,一定努力科举,不能辜负家族厚望,列代先人在背后的默默付出。于是,便对父亲说起此事。

    黄颐不由得露出赞许的目光:“能有这想法,确实不愧为吾家麒麟儿”说着这便吩咐管家办理此事。黄远却连忙叫住:“此事不要直接传,而要做怪异,街头妇人谈资方可”

    “此点不用我儿多言,以怪异主动吸引他人兴趣,做言而欲止,方可让人相信此事不是我黄家让你六叔写好诗句在炒作,而是你们兄弟俩有感而发,兄友弟恭”

    “不过这样举动就可以了吗?街头妇人之言,难以入各地学子之耳”

    “此事简单,六叔不是在匡庐山治学吗?待其参加诗会之时,在这学院荟萃之地,总归会有人主动问起此事,这时便顺理成章了。”

    说罢,黄远顺势告退,回到书房,不由得想起今日所说之话,如今万事俱备,只待自身学业精进,府试即可水到渠成。届时便可以安心追求长生了。想到此处,便又拿起书籍温习起来。

    秋去春来,转眼便到了花开季节,在家闷了几个月的黄远,极静思动,恰好下人禀报,原来是同窗好友的杨毅来访,这位杨毅年方14,乃是县中同为六大家族的杨氏子弟。虽未成就秀才,但也早早等取得了功名,下场院试秀才功名近乎十拿九稳。

    “黄贤弟,一向可好?”杨毅人未至,话音已落。“近日在家温书,甚是烦闷,杨兄如此客气作甚”杨毅闻言道:“哈哈,我就知道如此,恰好东山之上桃花开的甚好,吾等一众好友约定,明日在那东山寺之上,举办春游诗会,正缺你一人呢”

    闻言,黄远却是大喜,“善,我正有此意”说着便一阵寒暄。

    桃花坪,坐落于浔阳县城西的东山之南的一片高地上,占地数十亩北连绵绵群山,西接黄州,依山傍水,既不偏僻,也不喧闹,更有佛教名寺,东山寺,和双山寺,乃是浔阳县城百姓闲暇之时,踏青郊游等常去之地。

    次日,一辆马车落于院门桃林之前,只见从中走出一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长身玉立、剑眉星目,风采仅次于各位读者老爷的少年。正是我们的主角黄远,只见他环顾四周,遥目所望,尽是桃花繁林,婀娜生姿,顾盼摇曳。清风吹散涟漪,漫天花海,有如红绡戏子挥袖起舞,倾世之景,难以忘怀。

    黄远出发的并不算早,所以到达桃花坪之时,诗会已经开场。却见杨毅迎了上来:“贤弟,你可迟到了,当罚你吟诗一首,以做惩罚”

    “杨兄此言正合我意,平常可难见到我们的黄大才子”侧身一看,原来是平日和自家不对付的刘泽,带着一帮人在附和着。

    这刘泽作为县里大户刘家嫡子,比自身大了四五岁,家中势力仅次于自身家族,却仅仅是个童生,时常被人拿做比较。因此总是想方设法和自家为难。

    不由得一笑“此事易耳”黄远心中暗喜,正愁没有机会主动扬名,没想到有人瞌睡来了递枕头。

    见黄远如此轻易的答应了,刘泽心中暗怒:这是你自找的,阴阴的说道:“既然黄贤弟这么有信心,那不如以这桃林为题吧”

    黄远四处一打量,心中却是有了主意,嘴上却不急不慢的说:“既是诗会,可有什么彩头?”刘泽一怔:”你却是迟到了,还想要什么彩头?”

    “在下自知迟到,愿以诗文赔罪,但刘兄如此,却有失君子之风,不如这样,我若做不出来,那罚酒三杯。若是做出来了,刘兄便跟着赋诗一首,以为诸位助兴,如何?”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