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历史上刘封到底是怎么死的?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思路来说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刘备让刘封远离政治中心的成都到边境带兵,主要是两点原因:
    1.让刘封负责益州的东北门户,以自家人保卫自家人;
    2.以此保证刘禅的内部安定,一旦刘禅有事,刘封可立刻带兵回成都勤王。
    刘备对刘封的安排,和历代王朝的亲王们在外带兵,思路异曲同工,这本没有问题。
    五、孟达对刘封的命运看得很清楚
    刘封对刘禅的太子是默认的,这点从他反对孟达的劝降可以看出来。孟达对刘封的劝降非常直白:
    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血而据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远近所闻也。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
    孟达对刘封说刘备已经立阿斗为太子,你的位置就很尴尬,所以很危险。
    孟达也是名士,和法正交好,因此他的眼光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特别是孟达说的:“恐左右必有以间於汉中王矣。”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人会要刘封死,这个人是谁,孟达心里清楚。
    谁敢离间刘备父子,谁会离间刘备父子?除了关羽,就是诸葛亮。
    可是,刘封“不从达言”。刘封不从,乃是因为他没有贰心,如果刘封有贰心,他不会不对孟达的话感同身受。
    事实上,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从来没有看到刘封贰心举动。
    六、刘备“想”要刘封死
    孟达给刘封的信中,还有意味深长的一句:“足下失据而还,窃相为危之。”意思是只要刘封丢了房陵、上庸、西城郡三郡,回到成都就是死路一条。
    孟达这句话并非指军事。
    房陵、上庸、西城郡是刘备为刘封安排的地盘,也是他的归宿,目的是要他远离成都。而这三个地方丢了,就真的没有地方可以安置刘封了。刘封也就只能死了。
    事后证明,孟达看得很准,刘封死前大叹:“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而孟达虽然看出来刘备的想法,可是刘备毕竟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并非绝情的人。当刘封死后,刘备听说刘封拒绝了孟达的劝降,心里也后悔,“为之流涕”。
    七、诸葛亮“必须”要刘封死
    诸葛亮一直有复兴汉室的雄心,因此出山以前就给刘备献上一副夺取天下的良方《隆中对》。如果诸葛亮自己可以拿主意,他早就达成了《隆中对》的战略态势。
    可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实施起来却总是不顺,因为诸葛亮没法做刘备的主。
    当刘表病重时,诸葛亮让刘备取荆州,刘备不同意;当刘琮投降曹操时,诸葛亮让刘备取荆州,刘备也不同意。这两个有利时机错过之后,刘备不得不问孙权借荆州,战略上造成极大被动,形成了“取荆州”和“交好孙权”的矛盾。
    诸葛亮更无法驾驭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张飞。特别是关羽的失荆州,已经宣告诸葛亮出山前形势一片大好的《隆中对》成了泡影。
    但是复兴汉室是诸葛亮毕生的追求,他必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一旦刘备死后,诸葛亮可以驾驭他的儿子刘禅,可是无法驾驭刘封这个“刚猛”的亲王,而无法驾驭的人将可能破坏诸葛亮复兴汉室的大业。
    因此诸葛亮要刘封死。
    事实也证明,刘备死后,诸葛亮的手下全是他可以驾驭的人。唯一一个似乎有点性格的魏延也被诸葛亮处处穿小鞋,最终死于诸葛亮之计。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