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为什么说曹洪是曹操版的糜竺?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中,而且曹操也是明确了三人的地位,虽然曹洪是名义上的主帅,但是曹操真正任命的统帅是曹休。
    《三国志.曹休传》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洪闻此令,亦委事於休。
    曹洪也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将所有事情都交给曹休了,如果他是一个心眼小的人,估计就直接炸锅了,他能为曹氏集团做的贡献,在曹操崛起早起就已经做完了,之后的只能是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了。
    曹洪晚年值得一提的就是被险些被曹丕斩杀的事情了,曹丕是一直打压宗亲,最具代表的就是九品中正制度的确立了,当然这里要说一下,九品中正制并不完全是曹丕为了称帝而拉拢士族,和士族进行利益交换,哪怕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其实也大部分被官宦子弟所垄断,而随着东汉末期的动乱,人口大量流动,以乡里为基础的察举制自然就名存实亡,所以说曹操时期就已经开始逐渐向九品中正制靠拢了,九品中正制的最终确立算是在察举制被破坏后,所建立的相对适合局势的人才选拔方式,只是更加利于士族罢了,后期门阀士族的出现,主要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执行制度的人出了问题,在这里不再赘述了。
    话说回来,曹丕对曹洪动手的时机背后就有深意,也就是曹丕挂掉的那一年。
    《资治通鉴.魏纪二》勋死,乃遣柔还寺。票骑将军都阳侯曹洪,家富而性吝啬,帝在东宫,尝从洪贷绢百匹,不称意,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
    鲍勋就是在黄初七年被曹丕杀的,而之后曹洪就被曹丕下狱了,历史记载说是曹丕因为当初借钱被曹洪拒绝,记恨在心,抓住其宾客犯法的事情,被下狱了,这显然是隐藏了曹丕动曹洪的真实原因,黄初七年曹丕已然重病,就快挂了,如果他是因为当初记恨曹洪而对其下手,那么最应该的是在他继位的时候就动手,或者说称帝后动手,怎么会在生命中最后一刻才动手,曹丕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吗?这么没心胸吗?而且还是因为曹洪宾客犯法,曹洪是被连累的。而且曹丕如果想杀曹洪的话,就不会被众人的劝阻而放弃。
    《三国志.鲍勋传》太尉锺繇、司徒 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守廷尉高柔等并表「勋父信有功於太祖」,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
    当时众多大臣为鲍勋求情,但是曹丕已然将其斩杀,曹丕是那种动了杀心就不会停手的人,但是对曹洪,曹丕显然是恐吓的成分更多,为的就是震慑曹洪,毕竟他在宗亲集团中有很高的地位,曹丕是考虑到自己死后,自己儿子曹叡能否平稳继位的问题,压制住曹洪,打压他的势力,可以稳固皇权,同时曹叡继位后,也是再度启用曹洪,显然曹丕这是给曹洪一巴掌,之后让自己儿子有机会给曹洪一颗糖吃,让曹洪对曹叡心存感激啊,妥妥的都是曹丕的套路。
    纵观曹洪的一生,可以说他出道即巅峰了,他在曹操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虽然个人作可能有些问题,且能力不足,但是在曹氏集团中依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