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只能算失踪,或者,这个战场以外的阵亡、失踪人员。而且,一切自愿申请,所以如果你的亲属添加进这个数字,你也无法埋怨官方。ωWω.GoNЬ.οrG
8.“阵亡”的入围标准苛刻
一名美国大兵要“阵亡”,是很不容易的,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算“阵亡”:
一是必须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当场毙命,如果还剩一口气被拖上担架,即使旋即咽气,也记入“其它原因死亡”。有个例子是越战时游击队火箭筒击中美军一座脱衣舞厅,里面50多名美军非死即伤。而美军公布的阵亡名单里找不到这些人。理由是当时他们正在“欣赏艺术”,并非处在战斗状态。
二是必须有确凿证据证明此人是被敌方命中因而丧命,否则记入“事故死亡”。比较著名的例子是美第8军军长沃克中将,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阶段,沃克在美军混乱的大溃败中死亡。朝鲜人民军称其被游击队伏击击毙,美军则称其因躲避炮弹致乘坐吉普车跌入深沟(一说撞车)摔死,故美军战史上的正式死因只注明:车祸。
三是死者的尸体必须被其战友发现,起码面部可供辨认,并有效收集了死者的身份标牌。换言之,如果你被敌人的炮弹打的稀烂,或者你的身份牌飞出去挂在了一只狗的脖子上,或者你的尸体跌入一个粪坑而无人愿意下去捞你辨认,你将被记入“失踪”。
四是死者必须死在战地。如果你中枪中炮负伤急救,但是却被直升机接到战区外(比如日本)抢救无效死亡。抱歉,你算“韩战以外地区死亡者”。
五是战机必须在空中被敌机打爆,同时飞行员一并被炸死才能确保“阵亡”。如果飞行员在空战被击中昏迷、飞机却是后来才坠毁的,抱歉,这种死亡也可能叫“机械故障”。
因为有如此苛刻的条件,一名美军要想“阵亡”尤其是“阵亡在朝鲜战争中”真的很不容易。于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率一直很低,美军的作战飞机、坦克、战损率也很低,以至于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所谓的“因事故自行坠落的”战机是被击落的3倍、其它杂七杂八死亡人数的快赶上作战阵亡的人数。这可以说充分反映了美军的强大实力、对人权的重视和统计学上的分类细致。当然,也可能反映出其它的一些理念。
9.所谓“阵亡”数字已实证有误
一是以美军第7师第31团(“北极熊团”)为例。第7师31团完整建制编制人数3781。中方宣称首次歼灭美军建制团级特遣队,击毙团长艾伦?麦克莱恩(AlanMcLean)陆军上校,缴获“北极熊”团旗。美军宣称3200人的团级特遣队有超过1000人(一说1600余人)成功突围,并还有战力组成一个营随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突围。事实是这个团级特遣队3200中仅385人生还。美军31步兵团协会网站http://m.imjinscout.com/31stInfHistory.html及维基http://en.wikipedia.org/wiki/31st_Infantry_Regiment_(United_States)均披露:“InNovember1950,the31stInfantrymadeitssecondamphibiousinvasionofthecampaign,landingatIwon,notfarfromVladivostokwherethe31sthadfoughtjust30yearsbefore.WithNorthKoreanresistanceshattered,UNtroopspushedtowardtheYaluRiver.WhenChinesetroopssweptdownfromManchuria,theysurroundedataskforceledbythe31stInfantry’scommander,COLAlanMacLean.COLMacLeanandhissuccessor,LTCDonC.Faith,werebothkilledduringtheensuingbattle.LTCFaithwontheMedalofHonorforhisgallantattempttoleadthecommandtosafety.Only385ofthetaskforce’soriginal3200memberssurvived.”3200人的第31团特遣队生还者仅385人,占编制人数3781人的74.5%已被歼灭,按战损率确实可以算被全歼了。
二是以美国陆战1师为例。美军陆战1师编制人数约2.5万人,当时到达长津湖地区是3个陆战步兵团、1个陆战炮兵团以及直属第1坦克营、第1工兵营等部队,师部部分人员、师直属第1海岸营和第1水陆两栖车运输营以及一些后勤人员还留在兴南港,在长津湖地区部队总共约2.4万人。陆战1师称最后从兴南港登船撤离的人数是22215人,加上还有约1000名重伤员已直接空运日本,也就是说在长津湖陆战1师伤亡仅10%就被志愿军从鸭绿江边直接赶出了大海……这个该属于什么样的作战意志……
根据美军战后公布的资料,陆战1师从10月26日至12月15日(是从元山登陆进入东线战场到从兴南登船撤出整个东线作战,而非仅指长津湖之战),阵亡604人,伤重死亡114人,失踪192人,伤3508人,战斗伤亡总数为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主要是冻伤和消化不良,但在战役期间大部就已伤愈归队。此外陆战队飞行员还有8人阵亡,4人失踪,3人负伤。整个陆战队战斗伤亡为4433人。但是陆战1师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公布阵亡数为5000余人,失踪近千。要知道陆战1师在朝鲜主要就只打了突破洛东江、仁川登陆攻克汉城、长津湖突围3仗,突破洛东江时陆战1师主力不在,仁川登陆攻克汉城时是胜仗不会有失踪,长津湖突围是公认的规模最大最惨烈之战,此战结束后陆战1师基本退出朝鲜主要战场,不是在后方剿匪,就是躲在南朝鲜军防御阵线后面。要真象官方战时宣传那样,长津湖突围只死了600来个兵,那前两仗顶多死400个兵,其余4000多陆战队员难道全死在剿匪战斗、死在阵地防御战场、还是死在日本的温柔乡?
三是以上甘岭战役为例。美军一方面在这一场他们集中了大量兵力并坚决实施的上甘岭作战仅宣称阵亡365人,受伤1174人,被俘1人;同时南朝鲜军阵亡1096人,受伤3496人,失踪96人。另一方面在从上甘岭彻底败退后,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却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既是用原子弹野不能把狙击兵岭(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五圣山)上共军部队全部消灭”,美军将其称为“伤心岭”,并从此在战史中闭口不谈。上甘岭战役的最终结果是,志愿军不仅守住了自己的基本阵地,而且第15军以第29师和第44师先后攻歼了上甘岭以西柏德里东山和平康以南万渊里地区之381高地、391高地之敌,将战线向前推进了数公里,此时战争已经进入了我方守得住、攻得动,而敌军则攻不动也守不住的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阶段。让我们看看美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真实代价吧!
上甘岭美韩军共投入步兵10个团又2个营:其中美第7师3个团(18500人)、韩第2师4个团(欠一个营)、韩第9师3个团(38050人)、埃塞俄比亚营(约1300人)、哥伦比亚营(1153人)。空降兵1个团:美军第187空降团(3225人欠一个营)。地面部队合计11个团又2个营。加上韩军第105编练师(9000余人),和4个新兵联队(12000人),共计8万余人。炮兵18个营(中后期抽调了5个用于西方山方向),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2个营,170余辆(有的说140多辆)。航空兵1个大队,飞机约100架,共出动约3000架次。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美韩师每师人数比志愿军多6000-8000人以上。美第7师在第二次战役中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