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4章 穷八辈  我有一座小酒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生日,樊胡子头戴远游冠,身穿紫霞裾,腰束锦裙,足登朱红履,做出玉帝附身的样子,吩咐刘鋹扫平诸国,统一天下。且命樊胡子、卢琼仙、龚澄枢、陈延寿等降临人世,辅佐太子皇帝,这四个人皆是天上神圣,即使不慎犯了什么过失,太子皇帝也不得加以惩治。刘鋹俯伏在地,不住口地喊着父皇万岁。

    樊胡子又闭着眼睛胡说道:“凡间最大的祸乱,就是男人那传宗接代的是非根,有多少子孙,就有多少贪心。叛国弑君者,皆由子孙之念而起!只有太监没有子嗣之惑,才是最忠心最可信赖的,望吾儿明察!”

    刘鋹连连叩头称是,诚惶诚恐地问道:“既然群臣不可靠,干脆赶走所有大臣,国家政事都交给太监好了!”

    所有人都是一愣,一旁的龚澄枢立刻跪倒磕头:“皇上万万不可!”这一下刘鋹也愣住了,敢情这太监真的毫无私心,不爱权?

    龚澄枢悲声说道:“皇上,文武大臣满腹经纶、武艺高强,哪是没读过书习过武的太监比得了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天命不可违!怎么能剥夺他们为皇家效忠的苦心呢!”

    刘鋹大喜叹道:“樊仙师说得对,只有太监才淡泊名利、忠心耿耿,一心辅佐朕,权力再大也不会对朕的江山构成威胁。龚卿家一片忠心,不贪慕权势,昭昭可对天日啊!”

    龚澄枢装模作样抹了一把眼泪道:“奴才倒有一计,不知道行不行得。”刘鋹赶紧催促:“快说快说!”

    龚澄枢凑近一步,神秘地说:“既然让太监代替大臣们行不通,让官员都变成太监,不就行了?”

    刘鋹先是一惊,随即就手舞足蹈地狂笑起来:“哈哈,此计大妙!好计!好计!来人哪,传朕的谕旨,满朝文武,立刻净身,否则就削职为民!”位子上的樊胡子也大声称赞好计!

    三、潘寄被阉

    帝王之命,雷霆万钧,谁敢违抗!圣旨一下,文武百官家里都闹翻了天,大老婆小老婆们自然百般不愿意,哭哭啼啼寻死觅活地闹,可官僚们又哪里舍得这荣华富贵!刘鋹下令宫里专管净身的操刀手虎视眈眈守在各大臣家门前,限时阉割,不从者立即驱逐出京,财物充公。京城里乌烟瘴气,绝大多数官员都受不了丢官罢职的威胁,乖乖割去了那话儿。

    守在潘寄宅邸前的阉割师傅是龚澄枢亲自派去的,有名的“一刀狠”,捧着一把御赐的刀子,日夜守候。潘寄被逼得没法,老婆兴贤公主不干了,她是刘鋹的小姑妈,还不到三十岁,哪肯守活寡!

    兴贤公主进了宫,哭哭啼啼闹个没完,非得让刘鋹下令,免除驸马爷的阉割之苦。她还给媚猪送了重礼,求她帮着疏通。媚猪出面,果然刘鋹答应下来。这下龚澄枢急了,潘寄要是逃脱了这一刀,这缺德事儿干得还有什么意义?

    关键时刻还是樊胡子派上了用场,她及时让玉皇大帝附了体,说道:“吾儿,此等利国利民利天下的妙计只有吾儿才想得出来,这正是一块测试忠奸的试金石!朕已查明,所有阉割之人俱都忠心耿耿,可当大用。但凡抗拒这一刀的,吾儿要小心着!今后江山是否稳固,会不会有奸人反噬,亡国亡族,全在吾儿一念了!”

    这一番胡言乱语,去了势的大臣们总算安了心,刘鋹磕完头爬起来翻着白眼看向潘寄,只见他全身发抖,不断叩头:“皇上,臣罪该万死,臣……臣这就回去割掉俗物,请皇上开恩,不治臣罪!”

    潘寄顾不得公主哭闹了,为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去了那话儿又算得什么?子孙之事,没有也是天意。

    几个月后,满朝大臣上得朝来,都是胡子掉光、公鸭嗓奏事,宫里宫外,只有刘鋹这玉皇大帝的太子是货真价实的男人,刘鋹都要乐疯了,封龚澄枢为万华宫使、骠骑大将军。还下令,以后凡是跟他见面的男人,必须都阉割了再来!包括进宫讲经说法的和尚道士!

    潘寄被阉的刀口格外深长,足足在病榻上躺了几个月才痊愈,自此之后就威风全无,整个人都萎靡不振了,兴贤公主也哭着闹着要休夫。

    四、香火永绝

    龚澄枢大仇得报,欢天喜地带着仆从回家祭祖。他这次回来还要办一件大事,他刚为弟弟给齐太尉家的二小姐下了聘,那可是名满京城的美才女啊,要不是权监龚澄枢出面,那齐太尉答应才怪呢!

    人喊马嘶,仆从如云,龚澄枢远远就看见那葫芦庙已经又改回了龚家的字样,不由得更加得意。

    正巧宫里来人下旨,皇上又改授他为上将军、左龙虎军观军容使、太师,总领一国国事。龚澄枢接旨谢恩,呼出一口浊气,抬起头仰天长笑。

    庙里的住持迎了出来,把这新修完的葫芦庙的妙处一一道来,说是保佑龚家满门泼天富贵、权倾天下。

    龚澄枢想到刚刚接的旨,连连点头不已,可听了半天都没听到自己最想听的话,不由得沉下脸:“仙师,这新庙最大功用,是保佑龚家子孙繁茂,仙师为何不提?”

    住持神色窘迫,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一旁来迎接的龚澄节却喜滋滋道:“哥哥,皇上只爱阉人,天下无人不晓。小弟跟同窗好友几番思量,都已经自行割掉了那话儿,只待今秋科举,哥哥再助我一臂之力,到时金榜题名,咱龚家可就真的富贵至极了!哎,哥哥,你怎么了?哥哥你没事吧?哥哥!”

    龚澄枢只觉得眼冒金花,软软地倒了下去。

    9、前世今生的姻缘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陈姓大户人家,因突然的灾祸而家道中落,主人又大病一场撒手归西,只剩下母女俩相依为命。

    当时村里有游手好闲之人,总上门滋扰,为图清静,母女俩迁到外县,租下一处宅院住下。

    陈氏的小女儿名唤玉娘,时年一十六岁,粉面桃腮,冰肌雪肤,身段婀娜,风情万种。这玉娘每日深居后房,闲时也习琴棋书画,小有才情。

    一天晚上,玉娘心内烦躁难以入眠,于是打开琴盒,弹起一支委婉忧愁的曲子。

    一曲完了,玉娘一抬眼,却见身旁站着一个年轻书生,不由吓了一跳,厉声训斥:“你这胆大的书生,怎这般不知礼仪?怎可深夜进入本小姐的闺房,还不快快走开!”

    那书生赶忙见礼:“小姐,只因小生白天偶然看见你在花园里散步,被你的花容月貌所打动,当时就顿生爱慕,刚才又听了你美妙的琴声,实在是不能自控,才斗胆走进来。小姐,春宵一刻值千金啊,你我怎可辜负了这良辰美景呢?”

    说着,书生就伸手去捉玉娘的衣袖,玉娘急急闪避,早被刚才的话说得粉面含羞,呵责书生:“你这书生怎这般轻狂,请你自重,赶快离去,不要坏了我的名节。”

    书生却死皮赖脸地说:“小姐若不依从,我今夜就在你屋内不走,让人知道了,看你还怎保清白?”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