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黄台吉那九门炮,俱为铜铸,大小都在两千五百斤上下,炮身俱有铭文,叫天佑助威大将军。
光伺候那九门大炮的牛就用了一百八十头,刘承宗是不可能把那种大家伙带回陕西的。
这松漠府,就是最适合建炮台的地方,足够强大的火炮,能够控制整个南路要道。
即使刘承宗在草原铸炮,火炮也不会比天佑助威大将军再大太多了,只要是能满足这种火炮的城墙马道,基本上就能满足后续火炮的架设需要。
张献忠让身边义子将要求记下,他对数字不敏感,倒还没觉得如何。
反倒是他身边义子张能奇小声嘀咕:“高一丈五尺,厚三丈往上?”
很少有人见过这样高宽比的城墙,高度像个陕北土围子,厚度却比许多府城更厚。
夯土城墙的截面是梯形,顶宽三丈,则意味着底宽要到四丈去了。
别说张能奇没见过这样古怪的城墙,就连破城经验丰富的张献忠都没见过。
张献忠听了义子的话,也不禁纳闷,问道:“大帅,这么厚,那留出三尺是干啥的?”
“城垛,城墙就怕火炮轰碎城垛,城垛要厚,军士方可在墙后以火器从容射击。”
“若是城墙太厚,内墙四面也可修些窑洞,城内亦可掘出地窖。”
兴安岭乃至整个漠南,都没有长久供养重兵的基础。
整个兴安岭的防御体系,最多能支撑一两个营长久驻扎,实际上想驻扎两个营都显得勉强,尚需经营。
要想靠这点兵,扼守险要,工事就要修得好。
不过刘承宗眼下时间紧迫,只能在前线一边跟黄台吉对峙,一边在后方先修一座四方堡子,见机行事。
万一战局不妙,这里就只是伺机反攻的基地,打完他们就得都撤回去,没必要修那么好,叫人家夺去,反而不美。
“先一边打一边修。”
刘承宗握着马鞭,踌躇满志:“城外不要动,若能扛过此战,将来在城外修锐角敌台,使其固若金汤,叫歹青再无西掠之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